什麼原因讓他要幫助更多的人……

“我的鄰居對我特別好,每天都叫我去家裡一起吃飯,把我當成家人一樣。”5月7日,皮山縣木奎拉鄉達裡格村70多歲的村民果海爾妮薩·約麥爾說。果海爾妮薩的鄰居就是49歲的麥麥提圖如普·穆薩克,從小出生在貧困農民家庭的他,是在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的幫助下長大並逐漸過上了現在的幸福生活。麥麥提圖如普說:“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尤其是我的漢族姐姐尤良英,我很感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因此,我要幫助更多的人來回報他們。”

自麥麥提圖如普記事以來,就開始為生活而奔波。2005年秋天前往阿拉爾市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農一師十三團十一連職工尤良英。2006年1月,因為妻子重病急需用錢,四處借錢無果的麥麥提圖如普抱著一絲希望,給尤良英打電話,向她借1萬元錢,當時尤良英對麥麥提圖如普瞭解不多,有些猶豫,但想到這錢能救命,她還是答應下來,並約定3個月後還款。當時麥麥提圖如普一家靠低保生活,妻子生病欠下3萬多元債務,家裡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尤良英見到麥麥提圖如普家如此貧窮便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要幫助麥麥提圖如普一家脫貧致富。2006年4月,麥麥提圖如普帶著妻子孩子住到了尤良英家,跟著尤良英學習種植棉花、紅棗等經濟作物。在尤良英的指導幫助下,麥麥提圖如普養成了科學的種植觀念,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為了帶領村裡的農民致富,麥麥提圖如普決心回家幹一番事業。他回家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其他農民不願意種的地和土質不好的地塊承包下來,加大科技投入和水肥投入,逐步改善土質結構,利用從尤良英處學到的技術,把苞谷稈、樹枝、雜草回填,改善以前成片地塊光禿禿不出苗的情況,其次是人工補種、移苗,儘可能對缺苗地塊最大限度地補救。為了掌握棉花和紅棗種植技術,麥麥提圖如普還訂閱了《棉花種植管理技術》和《紅棗栽培管理技術》等書籍。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每年承包的地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呈階梯狀攀升,尤其是近兩年畝均單產遞增50公斤,畝均增收500元。

在麥麥提圖如普承包土地的周圍也有幾戶農民種植林果,麥麥提圖如普把從尤良英處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理念,無償傳授給身邊的鄉親,幫助村民一同致富。為了樹立信心當好帶頭人,在各項管理技術工作中,麥麥提圖如普始終走在其他農戶的前頭,誰家要是有嫁接、摘心抹芽、施肥打藥等技術方面的難題,他都會放下自家活,手把手教村民,直到教會為止。

在皮山發生地震災害後,麥麥提圖如普的漢族姐姐尤良英為他送來了1.5萬元房屋倒塌重建資金,當時麥麥提圖如普對尤良英說:“雖然我們家也受災了,但是周圍比我困難的人還很多,將這筆錢先給他們用吧。”“你的房屋都倒了,還是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鄉親們的困難我們再想辦法。”尤良英說。在麥麥提圖如普的一再堅持下,最後還是把這1.5萬元錢全部捐給了周圍比較困難的40戶農民。除此之外,麥麥提圖如普還為貧困戶捐款、給無人贍養的老人送生活費……麥麥提圖如普說:“我能有今年的幸福生活,離不開我的尤良英姐姐和大家的幫助,現在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幫助更多的人,讓民族團結之花開到每一個人的心裡。”

來源:和田日報(ID:htrbwx)記者 胡禮政

◇速看!一個全球關注的頂級賽事走進和田!和田這次徹底火了!

◇一大早就在北京電視臺看到和田的好消息......

◇憑藉一曲深情的《故鄉》讓他獲得此次比賽第一名!

◇母愛(深度暖文)

◇國家發佈了一個重磅文件!有娃的趕緊看

◇速看!通知來了,跟你家房產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