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城鄉一體化 做好“水文章”

———推進城鄉供排水一體化的儀隴範本

油房溝水庫

近年來,儀隴縣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老區民生關切,做好“水”字文章,堅決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工程,實現了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全覆蓋,青山綠水美麗圖景、幸福民生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供水 “四大片區”集中供水,城鄉供水一體化

儀隴縣地處渠江和嘉陵江兩大流域分水嶺,十年九旱,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各鄉鎮供水問題日益凸現。

為此, 儀隴縣通過充分調研論證,規劃了依託“一江三庫”(嘉陵江、油房溝水庫、思德水庫、友誼水庫)、實施“四大片區”(新政、金城、馬鞍、立山)集中供水的藍圖:依託嘉陵江建設縣城供水工程,解決新政、復興等8個鄉鎮的安全飲水問題;依託平昌友誼水庫建設立山供水工程,解決立山、大寅等11個鄉鎮的安全飲水問題;依託思德水庫建設馬柳供水工程,解決馬鞍、柳埡、永樂等17個鄉鎮的安全飲水問題;依託油房溝水庫建設金城供水工程, 解決金城、 土門、觀紫、日興等21個鄉鎮安全飲水問題,以實現同網同質的城鄉供水一體化。

在實施中,儀隴縣明確了“整體規劃、分步推進、整合項目、不擺攤子、集中投入”的思路,投資13億元建設四大片區供水工程,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5月9日, 記者走進碧泉鄉油房溝水廠, 一座現代化規範化的自來水廠映入眼簾。廠區內綠意融融,寬闊的柏油路環繞著廠房, 各種工藝設施設備正有序運行。

“去年8月, 油房溝水庫下閘蓄水,我縣依託該水庫作為主水源地,水廠於2017年正式開工,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2.5億元,佔地40畝。”該水廠負責人丁海東介紹,目前,投資1.2億元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日供水能力達1.5萬立方米。

據悉,儀隴縣目前統籌投入資金10億元,新建供水廠3座、擴容1座,鋪設管網72條750公里, 供水保障能力從3萬噸/天提升至8.2萬噸/天。今年,該縣計劃再投資3億元,建成立山供水二期、馬柳供水二期和縣城應急備用水源,實現全縣城鄉供水全覆蓋。

排汙 招引PPP項目,擬建汙水處理廠(站)82座

治理城鄉汙水,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群眾利益已成為當前可持續發展需要迫切解決的重大問題, 儀隴縣高度重視汙水治理工作,一直在不斷探索。

2017年初, 該縣按照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全縣汙水處理廠(站)的存量及增量資產,打捆對外招商,按照PPP模式建設及運營汙水處理廠(站),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和專業公司介入管理, 實現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管理,專業化運營。

河西片區作為儀隴縣當前城市拓展的主陣地, 河西生活汙水處理廠作為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也是該縣招引的PPP項目,目前正在加快推進。5月9日,記者來到該項目現場看到,開闊的平地上,工人們正忙著打圍、檢修樁機。

“該項目去年3月開工, 目前已完成土方回填,馬上進行設施設備安裝。”項目負責人楊帥介紹,施工方從人員、資金、材料上保障到位,簡化審批程序,掛圖作戰,倒排工期,計劃今年12月完成主體施工。項目投資4140萬元,處理能力為1萬噸/日,排放為一級A標。

據悉, 儀隴縣計劃建設汙水處理廠(站)82座,目前,已建成縣城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河西工業汙水處理廠、銅鼓汙水處理站等廠(站)59座、管網356公里。今年將全面完成剩餘23個廠(站)及236公里管網的建設任務, 實現城鄉汙水處理一體化目標。

願景 全縣城鄉供水全覆蓋,汙水治理全覆蓋

金城鎮居民於會瓊,家住6樓,5月10日中午,她走進廚房,擰開水龍頭,一股清冽的自來水嘩嘩流出。“半年沒停一次水,以後也不用擔心了。”於會瓊一邊洗菜一邊笑道,“以前,一遇天旱,要麼水壓小,要麼停水,缺水的日子簡直遭透了。”

去年12月,油房溝水廠一期工程建成後, 金城鎮居民吃上了乾淨充足的自來水,解決了困擾當地群眾多年“急難盼”問題。 與於會瓊感同身受的還有包括金城、土門、觀紫、日興等21個鄉鎮的21.8萬人。

儀隴縣實施“四大片區”集中供水,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目前,全縣57個鄉鎮、70.5萬城鄉居民吃上了安全、 乾淨的自來水,城鄉供水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未來一兩年,該縣計劃再投資3億元,建成立山供水二期、 馬柳供水二期和縣城應急備用水源,新增供水能力2.5萬噸/天,實現全縣城鄉供水全覆蓋。

供水工程先行一步, 汙水處理緊隨其後。儀隴縣計劃建設汙水處理廠(站)82座,到2019年底將實現鄉鎮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汙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達75%,形成設施完善、管網配套、在線監測、運行穩定的城鄉生活汙水治理工作體系,實現“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