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的威遠人快回家!因為馬上就要…

各地的油菜籽已經進入全面的收割期,這時候如果你要去鄉下,在傍晚,您一定能聞到久違的“秸稈味”,能看到滿天飄舞的“秸稈絮”,這個味道你是否也很熟悉?這個場景您是否也同樣記憶深刻?

隨著雲海的朝起暮落

威遠的油菜籽

也迎來了收割期

田間的油菜陸續開鐮收割

成熟的油菜青中泛黃

給大地披上了金黃的衣裳


農忙時節

換上解放鞋,舊衣服,舊褲子

趕緊回家,幫忙割菜籽啦

在太陽天抽早去把菜籽

放倒在田裡

菜籽可以曬一會兒太陽

達到半乾狀態

才容易存儲,不容易發芽

看起來油菜長勢不錯

跟一個成人高度差不多

收割起來有些許的費力

田間地頭、房前屋後

隨處可見大家忙碌收割油菜籽的身影

飛舞的塵屑、炙熱的陽光

烤的人汗流浹背

風一吹過汗水乾了後

就會在皮膚和衣服上

留下一道道的鹽印子

豐收時的農忙

是對農民一年辛苦付出的報酬

砍油菜杆和打菜籽的時間都是有講究的,要抽早去砍,那樣菜籽殼不易炸開,打油菜籽都是選擇在太陽天,這樣打出來的菜籽可以曬一會兒太陽,菜籽差不多就半乾了,才不容易發芽。”

先在田間鋪上一層雨布,再將油菜杆碼放在上。用打油菜的工具反覆拍打,我們管這個工具叫“鏈蓋”。

大叔揚起一個“鏈蓋”,在空中搖一圈,又狠狠落在地裡曬席上的菜籽上,又飛快的揚起,落下……

動作一氣呵成,舉起“鏈蓋”的木杆,往空中一甩,竹板便會繞著木杆頂上的軸轉一圈,然後在用力往下一拍,菜籽便會像爆米花一樣從殼裡蹦出來。

割菜籽、然後是打菜籽、濾菜籽

這是必要的步驟

五月收油菜,大人們用手甩打,弄完之後,把油菜梗抖一抖,菜籽簌落落地掉在匾裡,然後用簸箕盛走,揚乾淨殼,倒在籮筐裡。

把篩好後的菜籽鋪在布上面,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出去做農活,這個是必不可少的,出門前把杯子灌滿,累了渴了,打開來咕嚕咕嚕一口氣要喝下一大半。

忙碌的生活還在繼續,收好了油菜籽,一刻不得閒,在田裡看到栽秧,就這樣週而復始的在這片土地裡收穫著屬於自己那一份甘苦。

栽秧的人們,地裡的黃牛等隨處可見,看著彎腰在稻田裡栽秧的人們,動作嫻熟,栽的秧又快又直,此情此景,很是觸動。

田裡秧苗已經是綠油油的一片,密密麻麻、挨挨擠擠的生長著,等待人們把它們移栽到更寬廣的土地上去。

農村人跟田野的情結是怎麼說也說不完的。童年的記憶裡,春風和熙,我們沿著田埂散步,哼著小歌兒,在田野上嬉戲。在小溪裡尋找小魚小蝦,戲水玩樂,開心極了。

又到一年農忙時,威遠風景這裡獨好,也向所有辛勤勞作的人,說句辛苦了。

看到這豐收繁忙的農忙場景

只想說

這是一種別樣的收穫

小的時候

你是不是也在農忙中度過的呢?

這有沒讓你想起那段跟時間賽跑的日子呢

來說說你小時候的農忙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