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剪髮像“殺豬”?過來人:孩子愛上理髮的一些小做法

最近看到了一位爸爸帶2歲半兒子理髮的過程,忍不住想笑。

話說,這小男孩被爸爸按到椅子上之後,理髮師幫孩子蓋上了理髮布。

小男孩立即緊張地對理髮師說:“叔叔,我還不想睡覺。”(蓋理髮布跟蓋被子很像。)

理髮師叔叔哈哈笑著說:“不是睡覺,我們是剪髮。”接著理髮器“嗡嗡嗡”開始響起。

小男孩突然大聲號哭,鼻孔吹著鼻涕泡:“好可怕啊!爸爸,理髮好可怕……”旁人看了很想笑,但理髮師難以下手 了。



這爸爸為了讓孩子放輕鬆,在孩子面前扮演卓別林的滑稽動作……孩子不害怕了,哈哈大笑起來,可是因為這爸爸實在太有滑稽天賦,連理髮師也狂笑,結果……結果孩子的頭髮卻被理髮師狂笑時剪壞了!不得不幫孩子理了光頭……

為什麼小朋友理髮,常常會害怕呢?

為人父母一定知道,小朋友越小,理髮往往會哭鬧,無論怎麼解釋都沒用。但當孩子慢慢大了,知道理髮是怎麼回事之後,孩子就不害怕理髮了。有些孩子還愛臭美,為了漂亮髮型,一個月剪好幾次。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幼兒大腦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發育成熟了。

寶寶剛出生時,位於大腦右半球的前額葉和頂葉處的警覺系統發達,聽到一些小聲響就會被驚嚇到,所以寶寶的這種表現也叫“驚跳反應”。這也是寶寶天生預防外界危險的機制,因為孩子越小,越沒有能力自衛,所以就需要警覺系統的預警。當陌生的理髮器的“嗡嗡”聲響起,或剪刀的“嚓嚓”聲響起時,小朋友能感覺到奇怪的聲音“就在耳旁”,接著警覺系統會向大腦潛意識發送警報,大腦意識到“危險可能降臨”,孩子便感覺害怕,並且還想採取行動逃離。當他們不能逃離時,便以哭鬧應對。認知心理學家Michael Posner也說過,理髮,對年幼的寶寶來說,就是“不尋常的事件”。



除了聲音之外,小朋友接受理發時,也會因為細細的碎髮掉到脖子而有刺癢感,這也增加了孩子對理髮的抗拒。很多小朋友在小時候都不喜歡理髮,那些天生敏感的小朋友就更是如此了,即使微小的聲音、不一樣的氣味都能給他們帶來壓力,所以想讓這樣的小朋友理髮就更難了。

有媽媽說,“我家女兒1歲多時理髮,因為反抗激烈,不小心剪到了耳朵”;

也有媽媽說,“每次帶兒子到理髮店門口就喊走,怎麼也不肯進去”;

更有爸爸說,“我家女兒因為從小抗拒理髮,3歲了從沒剪過頭髮,小辮子好長了”;

……

小朋友抗拒理髮,爸媽們也是無可奈何,可下面是最常見的一種理髮錯誤,你家也這樣做了嗎?



寶寶睡著了理髮。我想起了侄女小時候,她1歲半那年,因為非常害怕理髮,她媽媽沒辦法,把她哄睡了之後,用剪刀給睡夢中的女兒理髮。雖然聲音很小,但剪刀“嚓嚓”的聲音,還是把她驚醒了,她突然睜眼,接著害怕地一轉頭,結果她這一轉頭,剪刀戳中了臉,驚險地從左眼旁掠過,臉上立即就被劃了一條血痕……

所以,孩子睡著了理髮,孩子很可能會從夢中突然驚醒,剪刀便可能把他們傷到了。如果你家也這樣做,就要確保孩子睡著後不會突然驚醒,否則,還是放棄這種做法吧。

如何讓孩子不哭不鬧理髮?過來人支招

A媽媽:讓孩子坐在大玩具上


A媽媽說,他們家有一輛巨無霸小汽車玩具,開著能跑的。她的兒子要理髮時,小汽車玩具就變成了他的“理髮專座”;接著,小男孩變成了接受理發的小國王,媽媽變成大兔子理髮師。這種方式,被母子倆稱為“大兔子理髮遊戲”,每個月玩一次。孩子現在很喜歡理髮。

B媽媽:讓孩子玩玩具



B媽媽說,她每次帶女兒上理髮店時,都會帶上女兒最喜歡的過家家玩具。理髮店的叔叔阿姨也很貼心,給孩子擺了一張桌子,專門給孩子一邊玩過家家玩具,一邊接受理發。

C媽媽:讓孩子看一會兒動畫片

C媽媽說,她是在家裡給孩子理髮的。她發現兒子每次看動畫片就非常投入,一動也不動,所以每次孩子理髮時,她就打開了電視,讓孩子一邊看動畫片,一邊理髮。動畫片的劇情吸引了孩子所有的注意力,他就不感覺到理髮可怕了。

D爸爸:有小夥伴陪同



D爸爸說,他發現他家的小男孩,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現場有其他小朋友,小男孩就“特別勇敢”,平時一些不敢或不願意做的事情,孩子二話不說就做得特別賣力。當爸爸發現孩子不敢理髮後,就特意讓孩子平時一起玩的小玩伴到家裡來玩。孩子在小同伴的目光下,“很勇敢”地接受理發了。

E媽媽:一邊剪,一邊講故事



E媽媽說,她家的女兒非常喜歡聽故事。有一次,孩子說“不想理髮”,媽媽跟孩子商量,“可以在理髮時講有趣的故事”,孩子就一口答應了。事情進展順利,孩子完全沉浸在媽媽的童話故事裡,忘記了理髮的不適感了。

F媽媽:給孩子自己選髮型



F媽媽說,她的兒子愛美,所以她自己給孩子剪髮,還給孩子準備了很多不同形狀的髮型模板。每一次孩子自己選擇形狀,因為帶著期待,孩子理髮時也特別安靜。尤其是每一次剃完後,走到路上都很“惹人眼”,孩子越發喜歡剪髮了。所以爸媽們如果也在家裡給男孩子理髮的,可以找一些固定形狀的理髮模板,也會增加孩子對理髮的期待。

希望上面這些過來人的經驗能幫到你。

記得,林清玄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他說,屋裡的小燈雖然熄滅了,但他不畏懼黑暗,因為,總有群星在天上。我今天想說,孩子們理髮“像殺豬”,但聰明的爸媽不畏懼,因為,他們總有辦法……


關鍵字:理髮剪髮、心智成長、親子溝通、育兒方法、幼兒心理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