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5G助力......四川給中小企業帶來這些利好!丨川商關注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生力軍,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勞動就業、促進技術創新、改善社會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加快4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9.9%,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0.6%,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平均每一天,就有1.65萬戶企業新登記成立,企業類型涉及面也很廣泛,從近期引爆網絡熱點的摺疊屏手機、到從始至終都有著超高關注的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工業機器人等。

2018年,四川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萬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6.4%,增長15%,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達71.5%;

2019年,四川省力爭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以上,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左右;力爭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增長10%以上,小升規工業企業數量不低於1000家,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800家以上,高成長型企業超過500家,力爭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突破6000家。

中小企業急速發展的背後,也離不開四川省良好的營商環境。

民營經濟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產物和重要標誌。改革開放40年來,四川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

就在2018年,四川向各民營企業廣發“英雄帖”,表達了對其工作的支持與認可。

2018年10月23日,四川省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在成都舉行。省委書記彭清華主持會議並講話,他指出,全省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進一步營造重商、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更好推動我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2018年11月2日,四川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聯合召開專題座談會,傳達學習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聽取四川省民營企業家、商會代表的意見建議。

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召開充分表明了四川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態度,讓四川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一顆“定心丸”。

2018年11月20日,四川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隆重召開。1500位民營企業家、500多名黨政領導幹部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匯聚成都主會場、3萬多人在各地分會場參會,共商民營經濟發展大計。大會提出了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民營企業創新創造、支持民營企業做強做優、鼓勵民營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加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等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

除了一封封“分量十足”的請帖,中小企業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以成都市為例:

成都拿出了“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支持銀行機構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開展壯大貸、科創貸、園保貸等金融產品創新,設立規模50億元的市級再擔保公司為民營企業融資增信,設立規模100億元的“應急週轉基金”為民營小微企業提供短期應急週轉,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幫助民營企業處置不良資產。

成都還將設立100億元上市公司紓困幫扶基金,積極化解上市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流動性風險,讓企業放心經營。同時,成都還將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新經濟發展基金,對新經濟企業成長段進行引導投資。

成都還將鼓勵企業採購“成都造”名優產品,優先將民營企業產品納入《成都市地方名優產品推薦目錄》,向中小企業預留30%以上政府採購預算,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市場。

自然,四川其它市州也不甘於人後,紛紛向中小企業拋出“橄欖枝”——

自貢

4月8日,自貢市首批27家企業正式落戶到了自流井區中小企業園。自流井工業園區中小企業園項目一期佔地面積約176畝,總投資約6.2億元,總建築面積約8.4萬平方米。現已完成80%的建設任務,剩餘建設將於今年完工,建設完成後可容納企業近40家。

入駐自流井中小企業園的企業涉及先進裝備製造、精密機械加工、高新閥門生產和新型材料等領域。

自貢鹽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8年7月投入2000萬元,新購買的生產線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稻穀清篩、剝殼、拋光等多道工序“一條龍”完成,滿負荷運行日產大米將達200噸。入駐中小企業園購入新設備後,不僅提高了米質,還極大降低了產業能耗。

樂山

2018年10月,樂山8傢俱有代表性的中小企業由樂山市經信委積極組織、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毅帶隊參加在廣州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並簽署意向協議金額2.1億元。

參展行業涉及“智能製造、綠色健康、軍民融合、精準扶貧、專精特新”等特色鮮明的產品。在博覽會首日,樂山即斬獲正式合同400萬元、意向協議7195萬元,現場零售臘肉、茶品1.1萬元,多項特色產品賺足了人氣。

資陽

截至2018年9月,資陽市已有省級行業“小巨人”企業、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家,新培育省市級行業“小巨人”企業、高成長型中小企業11家。

資陽市經信委副主任曾學傑表示,力爭到2021年,培育在行業內技術、市場、產品、管理等方面達到領先水平的省市級行業‘小巨人’企業、高成長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達到100家。

隨著社會進步,中小企業未來競爭加劇,轉型升級將成為中小企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中小企業藉助科技轉型將成為大趨勢。未來,中小企業將與各大通訊商展開密切合作。

一是基於5G和4G、NB-IoT、專屬安全網絡和國際直達網絡構建無處不在的泛在智能網,為企業發展提供通信基礎支撐;

二是通過雲桌面、雲監控、雲通信、雲直播等高效便捷的雲端應用提供豐富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助力中小企業運營管理水平提升;

三是充分發揮“雲平臺”優勢,利用智慧園區平臺、教育雲平臺、遠程會診平臺、智慧綜治平臺等安全可靠的平臺,為企業管理、運營和銷售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助力中小企業數字經濟發展。

川商傳媒綜合報道

川商傳媒(雜誌)

天下川商的資訊、社交和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