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詩意山水畫50幅

白石先生對山水畫下過功夫,創作也多,但只要畫則都是經心之作,其格調是平樸淺顯的,不講究寓意和象徵,卻充滿著生活氣息;他的用筆不講究含畜,不著重筆墨層次,偏於刻露硬挺,雄健率直,獨創自己的筆墨和造型,更接近他心中的自然,從總體上呈現出一種迥異於時人的面貌。

中國的山水畫以散點透視為主,是按照畫面物體的移動來設定不同的視點,這樣就容易把具體的與抽象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白石老人正是具備這超凡結合能力的頂極高手。他揮去了透視中的景物排列,在筆墨之中似又不在筆墨之中,似在山水之間,又超乎山水之間,他的真意在筆墨與觀者的巧妙共鳴之間激發。白石的山水是對自然山水的本能體現,又是畫家心中的“超以像外”,而這種超然,卻極大地能被讀者品嚐到其箇中滋味。

詩意山水畫50幅

————

秋江紅樹人家


白石老屋


步步高昇


長河落日圖


風帆遠影


河畔垂柳圖


江上餘霞


借山圖


借山圖


看山尋句圖


枯木寒鴉


枯樹當門圖


蓮池書院圖


山水


山水


山水


山水


齊白石、楊伯廬合作


山水人物


深山松舍圖


松林竹馬


松溪茅屋圖


滕王閣山水


滕王閣


萬竹山居


夕陽秋意


小橋人家


魚鷹圖


雨後山村


雨後雲山


雨後雲山


竹林清趣


竹霞洞借山圖


齊白石《霞歸圖》


齊白石 《臨江垂釣圖》


1919年作 借山圖


1924年作 白石老屋圖


1924年作 長沙圖


1925年作 松山圖


1929年作 桂林紀遊


1930年作 柳溪垂釣圖


1931年作 日暮歸鴉


1931年作 山水


1933年作 山水


1933年作 審音鑑古圖


1936年作 山居圖


1940年作 秋霞向晚天


1948年作 溪橋秋柳


1950年作 枯木寒鴉


1951年作 山水小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