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張大提琴版:Franz Schubert

世界首張大提琴版:「Franz Schubert - Die Winterreise, D. 911」

摘 要: 以大提琴取代男聲,聽起來如何呢?其實大提琴的音域也跟男低音差不多,我們可以想象這是男低音演唱的版本。

專輯名稱:Franz Schubert - Die Winterreise, D. 911 (Cello Version)舒伯特冬之旅

演出:潘怡慈/大提琴,Hendrik Heilmann/鋼琴

發行公司:Bel Canto Musicale

唱片編號:BCM-002

冬之旅?這不是舒伯特的聯篇歌曲嗎?應該是男高音或男中音跟鋼琴的演出啊?怎麼會變成大提琴與鋼琴呢?標題上寫著世界首張,也就是以前沒有人這樣錄製過?印象中,我沒聽過大提琴與鋼琴的版本,說不定真的是世界首張。

我相信大家對舒伯特的「冬之旅」很熟悉,這部歌曲集是舒伯特創作於1827與1828年之間,我們都知道他在1828年11月就過世了,創作「冬之旅」時正是他身體極差的時候,在這樣的心情下,寫出一位失戀的在冬天的心情,聽起來不沉重也難。

從「晚安」、「冰凍的眼淚」、「麻木」、「洪流」、「孤單」、「白首」等等,就可以揣測舒伯特在作曲時心裡多苦。當然歌詞是根據米勒的詩去改編的,並非舒伯特原作,但從舒伯特所譜的旋律來看,真的好像他已經知道自己來日不多了。還有,這張CD的封面畫著一個提著大提琴的人在雪夜裡孤獨的走著,更讓人有風雪夜歸人的清冷孤寂感。

以大提琴取代男聲,聽起來如何呢?其實大提琴的音域也跟男低音差不多,我們可以想象這是男低音演唱的版本。大提琴是由臺灣的大提琴家潘怡慈擔任,鋼琴則是Hendrik Heilmann擔任,二者的演出都很精采。雖然大提琴是主奏,鋼琴是伴奏,但聽起來二者都能相依相持,詮釋感人,從第一首「晚安」開始就能緊緊抓住人心,可說是非常棒的版本。

而在錄音方面,錄音地點在蘆洲功學社音樂廳,錄製時間2008年,老實說現在才介紹已經太遲了,不過遲來總比不來好。錄音師是黃宏仁。在錄音說明中,黃宏仁說到為了要錄出大提琴的木頭味,特別把錄音器材中使用的交換式電源改為傳統線性電源,而且採用真空管麥克風。讓我驚訝的是還用了屏東樂音小林的線材、調聲小道具等。樂音小林在他的網站上也曾經介紹過黃宏仁的錄音,顯然二人很熟。

錄音效果好不好?很好,而且可以做為調聲工具。怎麼作為工具?假若您聽到的大提琴聲因沒有魅力,不像真的,那就表示調聲方向有誤,可以用大提琴的聲音表現為目標,以搭配器材、更換線材、佈置空間等手段,一直到大提琴聽起來像真的,有迷人的木頭味為止,但要注意鼻音不要太濃。一旦大提琴調到聽起來像真的,再來調鋼琴,鋼琴也一樣要有木頭味,不要太亮。

對了,您當然要聽過真正大提琴演奏的聲音,才會知道自己音響系統播放出來的聲音像不像?假若您沒把握,也可以用一副好耳機來聽這張CD,聽聽看大提琴應該是什麼樣的聲音,再進行調音。

曲目:

01. Gute Nacht

02. Die Wetterfahne

03. Gefrorene Tranen

04. Erstarrung

05. Der Lindenbaum

06. Wasserflut

07. Auf dem Flusse

08. Ruckblick

09. Irrlicht

10. Rast

11. Fruhlingatraum

12. Einsamkeit

13. Die Post

14. Der greise Kopf

15. Die Krahe

16. Letzte Hoffnung

17. Im Dorfe

18. Der sturmische Morgen

19. Tauschung

20. Der Wegweiser

21. Das Wirtshaus

22. Mut

23. Die Nebensonnen

24. Der Leier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