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萬中國家庭,在進行一場關於愛和記憶的戰鬥

如果有一個餐廳,服務員總是忘記你要了什麼飲料,時不時還會把鄰桌的菜端錯了給你,有時候甚至根本不記得你點了些什麼……

這樣的餐廳,你會去嗎?

大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是:「怎麼可能有這樣的餐廳?」

演員黃渤最近就「開」了一家。

總是上錯菜的「忘不了餐廳」

最近播出了一檔讓人又哭又笑的綜藝,叫做「忘不了餐廳」。

黃渤是餐廳的店長,五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是服務員。這個與眾不同的組合,在一間小小的餐廳裡,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錯把訂單上的 6 寫成了 9

客人點的最後一份紅燒肉,變成了油潑面

十分肯定地說自己的客人沒有點沙拉

抱怨其他服務員上錯了菜

查看訂單後發現:是自己忘記了

明明端上桌的是一份魚

卻告訴客人這是紅燒肉

在「忘不了餐廳」裡,這群平均年齡超過 72 歲的「老服務員」,忘記了很多事情。

上錯菜、忘記點單、想不起來要做什麼……這些啼笑皆非的失誤,在正常餐廳裡不會發生,在節目裡卻是常態。

但沒有顧客因此產生抱怨,反而留下了許多溫馨又令人想哭的瞬間。

為了不忘記收款,爺爺會時時查看客人還在不在;因為一個小失誤,奶奶產生了深深的自責……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他們卻揹負了別人沒有的壓力和痛苦。

他們,是一群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

遺忘,只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之一。

我們該如何跟他們相處,又如何讓他們勇敢的面對自己?

趁著「忘不了餐廳」熱播,丁香醫生想帶大家瞭解更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庭的故事,瞭解他們的生活,告訴你面對阿爾茨海默病,我們應該怎麼做。

「媽,我真的沒有拿你的錢」

李蓉蓉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媽媽最不信任的人。

母親經常找不到東西,李蓉蓉把她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等重要證件都收好,寫了一份清單。她之前還陪母親去工行掛失過近 20 萬的兩個存摺。

然而幾件事被母親湊一起,就成了她腦子裡的臆想,甚至專門換了門鎖。

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李蓉蓉陪著母親兩次去工行諮詢工作人員,但母親就是不相信。

後來,母親在一年中因為腦梗、不吃飯、胃出血,多次住院,作為女兒的她始終陪在一旁,沒有放棄。

除夕的上午,李蓉蓉看著在活動區聊天的母親說:「現在慢慢踏實了,才能過個年,陪她一起吃個飯。」

「我是你老伴兒,不是你媽」

年輕的時候,丈夫王成儒是潘桂雲的嚮導和指南針。

北京、桂林、陽朔、五臺山、三亞,「他帶著我走,到哪兒都不會迷路」。王成儒見識廣博,總是老年大學裡的焦點人物。他喜歡唱歌,上臺演唱被評價是專業水平。

阿爾茨海默病,打破了他們平靜的退休生活。

隨著病情的加重,王成儒覺得妻子不喜歡他,後來他甚至記不起妻子的名字,也認不出她。他像個孩子一樣,拉扯著妻子的衣角,叫著「媽媽」。

「我是你的老伴兒,不是你媽!」潘桂雲一次次地糾正丈夫。

讓她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的那次診斷中,王成儒唯一記住的就是兩個人結婚的日子。

這是一場艱難的戰鬥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會用一種緩慢而痛苦的方式,逐漸帶走一個人的記憶、語言、思維、情感和行動能力。

根據《柳葉刀》的數據,2010 年中國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高達 569 萬。

國內的研究人員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和發病率推測,目前中國阿爾茲海默病患者人數超過 800 萬。

一旦確診,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方法能夠治癒這種病,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

這是一場艱難的戰鬥,也是一場需要愛的戰鬥。丁香醫生的後臺,收到過很多溫馨又令人心酸的留言:

我姥姥在世的時候,除了我爸媽,她幾乎不記得任何親人,可能因為我爸媽是照顧她最多的吧。17 歲出國以後每年也就能見上那麼幾天。她會問我在哪,即使我就坐在她旁邊……重要的事情要一直不斷不斷地跟她重複,要有耐心……

我媽媽是前年發現病症的,大冬天走失過一次三天被家人找回,現在在吃藥,控制的還蠻好的。父母年紀大了,做子女的要多關注老人的細微變化,早發現,早治療,早控制。

我老媽八十了,得病三年,現在精神自理能力還可以。這幾年我們是這樣過來的,去正規醫院神經內科看病,開藥。幾姐妹分工合作,主要是陪伴,老大早上負責指導洗漱,帶出去吃早餐。中午三四點帶媽去小妹的童裝店聊天,做運動,分豆、拼圖等等。晚上老二負責指導媽沖涼,有時要幫忙的。

三年如一日了,嘆!這樣都不是我們最辛苦的,只要看到媽病情發展得很慢,我們就覺得值。老爸都八十五了,買菜煮飯都是他。節假日媽都去女兒們家小住,讓老爸休息。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無法治癒,但如果能夠儘早發現,在早期就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可以讓患者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生活自理的能力。

早發現,對防治疾病有重大意義

阿爾茨海默病初期很難被發現,常常是到症狀非常明顯和嚴重時,才會被重視。

所以,想要早發現這種疾病的徵兆,需要身邊人的更多關心。

家裡老人到了 60 歲以後,身邊的親人要多多留意一些細微的變化。比如:

以前發生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對新近發生的事情卻很難記起;

反覆詢問已經被回答的問題; 交談中費勁地想一些常用詞;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個人衛生狀況變差;

性格改變,冷漠、固執、猜疑、易怒等;

行為出現異常,如無目的地溜達、撿拾破爛等;

睡眠時間錯亂,睡眠質量下降等等。

如果出現了這些改變,家人要留個心眼,儘早檢查,讓醫生判斷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早發現、早干預,有助於緩解疾病症狀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預防、治療阿爾茨海默,靠的不僅僅是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力量: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容易走失,因此他們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幫助;

照顧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不應該孤軍奮戰,他們需要被看見,被關懷;

更重要的是,「阿爾茨海默病」這個讀起來甚至有點拗口的疾病,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我們才有希望在不遠的未來,找到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的方法。

如果下次遇到患有了阿爾茨海默病的「老糊塗神」們,請記得:

他們忘了很多事情,也許甚至有一天他們也會忘了你。但是,他們不會忘記對你的愛。

希望每一個遭遇阿爾茨海默病的家庭都被溫柔以待。

(部分採訪對象為化名)

[1]《聰明的照護者:痴呆家庭照護教練書》,洪立,王華麗主編,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 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in China, 1990–2010: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Lancet.

[3] 老年痴呆患者的照護問題研究, 老齡科學研究.

[4] 老年痴呆患者走失行為的研究進展,護理學雜誌 (綜合版) .

[5] 對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顧者照顧行為的現狀調查,護理管理雜誌.

[6] 老年性痴呆激越行為的常見表現及護理, 基層醫學論壇.

好看你就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