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舉手”不能丟掉原則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曝光了一起扶貧中的“好人主義”問題。海南省萬寧市萬城鎮東方村第五村民小組長吳瓊春弄虛作假,將自家列入貧困戶,違規領取扶貧物資和騙取國家危房改造款,相關責任人受到嚴肅處理。通報中引人關注的是,在得知吳瓊春申報貧困戶後,村黨支部書記沒有嚴正拒絕,而是當了“好人”;幫扶責任人明知吳瓊春有房屋,還是配合他申報了危房改造;在投票表決貧困戶名單時,明知吳瓊春不符合扶貧標準,眾多黨員還是舉了手……

本不應列為貧困戶的吳瓊春矇混過關,投票表決流於形式,問題的癥結究竟出在哪裡?對此,萬城鎮紀委給出了答案:一些黨員幹部政治立場不堅定,容易失去原則,“好人主義”盛行。從村黨支部書記“沒有嚴正拒絕”,到幫扶責任人明知有問題“還是配合”,特別是“眾多黨員還是舉了手”,無一不是“好人主義”的典型表現。

“眾多黨員還是舉了手”耐人尋味。“還是”意味著有過猶豫,本來不想舉手、不願同意,但為何最後舉了手?分析而言,有的是看到大家都“打哈哈”,自己也只好隨大流;有的是考慮到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能幫襯一點是一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還有的認為反正騙取的是公家的錢,又沒有損害自家利益,何必揭人短、擋人道、拉仇恨……於是,配合的配合,默許的默許,方便之門大開,公正天平失衡,扶貧物資和國家危房改造款跑冒漏滴,最終流到了吳瓊春之輩的手裡。

“眾多黨員還是舉了手”式的“好人主義”,現實中還不在少數。有的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違規違紀問題不及時制止,反而聽之任之;有的怕丟選票、怕得罪人,對上級投其所好,對同級“多行方便”,對下級哄著護著,不敢批評;有的擔心“大家都在說好話,如果我堅持說‘壞話’,不就成了‘異類’”,等等。“眾多黨員還是舉了手”給投票結果戴上了所謂“少數服從多數”的“假面”,但任由其氾濫開來,必定會給制度、程序的嚴肅性和約束力帶來無法估量的傷害。一旦地方和單位的政治生態被搞得烏煙瘴氣,惡果遲早會反噬“還是舉了手”的人。

“眾多黨員還是舉了手”,丟了應有的原則,傷了群眾的心。對“還是舉了手”的黨員,該批評教育的就要嚴正批評、嚴肅教育,不能見怪不怪、法不責眾。同時,還要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找對策,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弘揚清風正氣,形成既講原則又顧大局、既講黨性又通情理的良好氛圍,鞏固發展好黨內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0425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