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雯吳慷仁主演、HBO出的臺劇,豆瓣9.3,質量又甩了我們幾條街

終於追完了《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

9.5


光看豆瓣評分,就知道這部劇有多成功,所以第二季也快馬加鞭在趕來的路上了。



坦白講,豆子追劇追到胸悶頭疼睡不著。

內容過於真實引起極度不適,卻還是停不下來。

兩集封神,全程高能,成為華語口碑劇集NO.1。

它的成功和厲害你怎麼也聽過吧,和權遊共用一個HBO爸爸。



劇情緊湊,情節高能,人物眾多但個個形象鮮明。

卻又絲毫不沾染HBO的血腥黃暴,在臺灣公視的調教下依舊保持著臺劇色調柔和、畫面和諧、家庭氛圍濃厚的小清新。



知名編劇呂蒔媛操刀,她向來都出手不凡。



真好毒一女的,豆子本想看一集就睡,結果熬夜修仙不能自已,勸都勸不住。

領銜主演不僅有暌違小熒幕15年之久的

賈靜雯,還有金鐘影帝吳慷仁,加上一眾臺灣熟臉:溫升豪、曾沛慈、陳妤、周采詩、林哲熹、林予晞、.....



大家都演得很真實,看得豆子一邊起立鼓掌一邊又深陷現實倫理的漩渦無法自拔。

故事由真實惡性事件改編。

《與惡》沒有走紀實路線將整個事件平鋪直述攤開給觀眾看;

也沒有利用“煽動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的偏見”的爽劇套路劃陣營、拉戰線去講惡有惡報;

更沒有加害者和受害者強行和解的大團圓結局。

它的切入口很小,一件無差別殺人案,多個家庭隨之支離破碎。



它的格局卻很大,隨手一截就是大議題。



什麼是善惡好壞?



監獄到底有讓壞人和世界變好嗎?

人性是否有底線?媒體又是否需要良知?



加害者本身是否需要關注?他還有人權嗎?

受害者家屬要如何熬過喪親之痛,重新建立起對生活的希望?



加害者家屬是否應該接受道德和輿論上的“連坐”,一輩子抬不起頭,最好是全家償命?



加害者家屬與受害者家屬該不該相互體諒甚至是和解?



一個個靈魂質問深深刺進人性盲區,剩下無盡的思考而聽不到回答。

---我們都是好人,事情為何變壞?---

迴歸劇情,故事以2014年殺人犯李曉明在戲院無差別殺人,造成9死21傷的重大社會惡性案件展開。



一開篇就緊張刺激,為李曉明辯護的律師王赦在法院門口被情緒激動的抗議者當眾潑糞。



拍手叫好的人排成排,NTM的怎麼可以為李曉明這種人辯護,他就應該被判死刑,他就應該償命啊!

王赦也知道李曉明該死,也完全同意死刑的判決,但他更想知道為什麼李曉明會這麼做。

他覺得惡的滋生都有根源,只有找到根源才能阻止惡的再次發生。



於是他多方奔走,卻處處不被理解,被民眾大罵人渣、被全網炮轟甚至潑糞。

他辯護的對象李曉明也勸他放棄,不要做無謂的事情。



而李家人在出面道歉之後被迫逃匿人群,害怕被發現,害怕被驅逐報復。

只有王赦還沒有放棄,他找到了《先驅報》的創始人劉昭國,希望他能做幾期殺人犯心理研究的專題,談談刑事訴訟中對被告人訴求的忽視,試圖利用媒體的力量引導民眾關注“廢死”議題。



但實際上,劉昭國的小兒子就是李曉明無差別殺人案件中的受害者之一,他的家庭也因為這場命案被折磨得不成樣子。



道理他都懂,但他不想,也不必,去追尋什麼真相,他的拒絕和冷漠無人能夠苛責。

另一邊,劉昭國的妻子宋喬安是品味新聞臺的副總裁,雷厲風行的她時刻追著第一線新聞,要最勁爆標題,爭最高的收視率。



兒子的去世更刺激了她,對生活失去希望,一心撲在工作上,毒舌又嚴厲。



逼走了好幾個員工,和丈夫的關係也急轉直下,甚至變成了經常食言,忘記女兒生日的不稱職媽媽。



李家人呢?

躲起來之後有好過一點嗎?

沒有!

經營的麵店被人打砸,只好關了。



賣掉了房子給受害人家屬賠償,李爸爸整天酗酒沒有人樣,李媽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出去賣粽子,本擁有美好前途的妹妹也休學在家廢了兩年。



李媽媽不忍葬送女兒的人生,替她改了名字“李大芝”,並要求她對外宣稱父母雙亡,隨後在導師的幫忙下進入了宋喬安所在的公司,還很快成為宋喬安的得力助手。



隻身面對現實世界的李大芝暫時住在了房東兼朋友應思悅家,可應思悅又有個不省心的弟弟,因為年少成名,很多人都質疑他的能力。

失業在家一心想拍完他的電影,強壓之下漸漸出現妄想和幻聽,竟貿然闖進幼兒園拍片,引起恐慌,被當成精神病抓了起來。



好巧呢,那幾個被關在幼兒園裡的孩子中,其中一個就是律師王赦的女兒。



當惡性事件落到自己頭上時,是不是還能輕易把指責的話說出口?是不是還能冷靜客觀的去看待事件或是去面對加害者?

加害者家庭、受害者家庭、辯護律師家庭、關聯家庭被案件串聯起來,呈現出眾生百相。

你甚至說不清誰到底才是主角。

《與惡》試圖讓我們看到整個事件的全貌,它讓我們站到不同的立場,聽到每一個不該被忽視掉的聲音。

故事的重點不是無差別殺人案件本身,而是無差別殺人案件之後留給人們的陰影。



看起來,這只是無差別殺人案掀起的輿論漩渦,實際上我們看到了那些因為命案而破碎的家庭,他們的痛苦並沒有隨著李曉明被執行死刑而減輕。

走不出陰影的他們仍然相互撕扯著,刺痛著。

那看不見的,永不癒合的傷口在受害者家屬身上,也在加害者家屬身上。



---誰又敢說不曾是個惡人!---

《與惡》只有十集,勝在短小精悍。

每一集的開頭都在提醒著我們曾站在距離“惡”最近的地方,用自以為是的上帝視角去評判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幸,以審判者的姿態伸張所謂的正義。





21世紀的社交網絡就像是菜市口法場,大家一股腦的宣洩憤怒,大家無所顧忌地表達觀點。

大家都以為自己在道德高地插下了正義的旗幟,卻不知傷及了無辜的人甚至是把誰推向了“惡”的深淵。

宋喬安失去了兒子天彥,花了2年時間也沒能走出喪子之痛,對員工冷酷無情,對家人緊閉心門,可她也會私下去看望生小孩的員工,心底裡還是很溫柔善良。



但她為了報復也為了所謂的大獨家,找人跟蹤李曉明的妹妹,曝光李家人的新住址,讓李家人再一次無處可逃。



李曉明已經伏法,李家人也為兒子的滔天罪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憑她是受害人家屬就可以不依不饒嗎?就可以利用輿論讓李曉明全家陪葬嗎?



道理是沒錯,那如果罪犯和罪犯家屬都不需要承擔責任的話,那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屬的痛苦又算什麼?



宋喬安所在的媒體每天都在搶“大新聞”,為了博眼球和收視率,在未求證的情況下播出“普吉島爆炸”的新聞。



在一起和李曉明犯罪手法相似的案件裡,輕易給涉案人打上“變態”的標籤,成為壓死涉案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難道不是“惡”了嗎?

明明在案件出來後,李家人就砸鍋賣鐵的去賠償受害者家屬們,他們盡一切努力去彌補兒子的罪,為什麼新聞不報道呢?



李曉明的確十惡不赦,但李家卻不是什麼惡魔家庭,李爸李媽是老實本分的小吃店經營者,對人親切友善又通情達理,妹妹是大學高材生。

李媽媽也說李曉明小時候也是可愛的好孩子啊,李媽媽也不懂得為什麼他會變成殺人惡魔。



出事之後,他們也勇於承擔,為什麼新聞不去挖掘真相,而是斷章取義把他們逼上絕路?

身為媒體工作者,搶熱點搶速度的確很重要,收視率也很重要,

但這樣就可以不重視事件真相隨意報道,操控輿論嗎?

民眾在這樣的新聞環境下變得很敏感,憑空生出無端的猜忌造成社會恐慌,媒體就沒有“惡”了嗎?



看似完美男人的劉昭國其實也曾有過外遇,

難道他沒有“惡”嗎?



充滿正義感的王赦喜歡幫助弱勢,當民眾都在為李曉明提前執行死刑而叫好的時候,是他對法制表現出了深深的失望。



可這樣的他卻讓家人陷入無休止的恐慌和不解中,他就沒有“惡”了嗎?



那去幼兒園拍片子的應思聰是沒有惡意的,難道家長們就應該承受那幾個小時的惶惶不安嗎?

他們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也沒有。

我們與罪的距離也許很遠,但我們與惡的距離一直很近。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有人在作惡,有人在評判惡,有人在試圖推翻惡,有人在挖掘惡的根源......

《與惡》並不執著與李曉明本身行為的解讀,而是用一個人潛在的“李曉明”去看人性——

社會對年輕人的偏見。



我們對自身遭遇的疑惑。




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態度。



當應思聰說出那句“為什麼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如果有得選,誰會想變得“比較勇敢”。

惡,的確是分等級的。

無差別殺人是一個人的恐怖主義狂歡,但不是說在罪大惡極面前小奸小惡就微不足道。

惡,也是可以疊加的,再微小的惡意也灌溉出吃人的花。

故事直到最後也沒有談原諒,而是讓我們看見希望——

宋喬安經過兩年的掙扎終於和自己和解,工作家庭都得到改善,也有勇氣面對李家人說出鼓勵的話。



應思悅因為弟弟的事退婚,因為大芝的事生意受到影響,但她仍然沒有放棄。



應思聰積極接受治療,出院回家與家人團圓,有時還是會有幻聽,但他有小欣陪著,不再孤單。



律師王赦也得到了家人的體諒和理解。



李大芝進入新公司工作,機緣巧合竟又和宋喬安在同一家公司。



李爸李媽積極的做著他們力所能及的彌補和新生活的開始。



有人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人”;

也有人說,“我向來也不憚以最悲觀的態度來看待人”;

但豆子希望我們不要因為傷害而喪失了愛和相信的能力;

願你仍然以最大的善意擁抱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