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2K、1080P,選哪種顯示器才能發揮IPC圖像效果?

監控設備逐步的在進行高清、超清化演變,400萬、500萬、800萬攝像機也逐步使用,在攝像機、錄像機都已經支持這些高清畫面的時候,顯示器就成了顯示高清效果的最重要一個環節,很多朋友可能把重點放在了監控設備,而沒有關注顯示設備,導致畫面效果不符合預期。

如何才能發揮高清監控的效果呢?本章我們就從顯示器的分辨率選擇上入手,介紹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顯示器。

顯示器的分辨率

做監控的都知道,顯示器作為顯示設備在一個監控系統中佔有十分重要的角色。除了品牌、尺寸、種類的差異以外,最大分辨率是顯示器十分重要的一項參數。常見的顯示器分辨率有1440*900、1080P、2K、4K等,分辨率大的顯示器同時也向下適配更低的顯示分辨率,相應的價格也會更高。因此,選擇合適的顯示器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現出監控的最佳效果。

例如:4K的顯示器同時也適配2K、1080P、720P等顯示分辨率。

常見顯示器能夠單畫面最大顯示的分辨率效果如下:

木桶效應

在一個監控系統中,最終輸出到顯示屏的畫面效果不僅僅只是由IPC的分辨率決定的,還受到其他不同的因素共同影響。“木桶效應”表示最終顯示的圖像清晰度是取決於“木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而“木桶”主要由四塊板組成,即:攝像頭分辨率、錄像機性能、錄像機輸出分辨率、顯示器分辨率。這四塊板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決定了畫面最終的顯示效果。

選擇什麼分辨率的顯示器?

通過“木桶效應”我們已經知道了最終輸出到顯示屏的畫面效果是由多個方面共同決定的。那麼在選擇顯示器之前,需要先了解攝像頭和錄像機最大支持的分辨率是多少,最終選擇的顯示器的最大分辨率應該不低於其他三個影響因素的最低的分辨率。

攝像頭像素:400W

錄像機性能:2K

錄像機輸出分辨率:2K

顯示器分辨率:≥2K

根據以上介紹,我們明白了在錄像機都滿足條件的前提下,顯示器的選擇和攝像機相關性很大,如果是200萬攝像機,最低要求1080P顯示器;300萬、400萬攝像機,最低要求2K顯示器;500萬、800萬攝像機,最低要求4K顯示器。

以上我們介紹的都是單畫面最大預覽的需求,如果需要多畫面預覽也能顯示原視頻高清的畫面,那麼要求回顧更高一些,例如需要預覽4個200萬像素,相當於需要同時預覽最大分辨率為800萬像素的分辨率,至少要4K的顯示器才能實現完美呈現效果。

舉個例子

老張的一個學校工程項目,學校門口、圍牆等關鍵點位要高清監控並要拍攝到人臉,老張想了想,決定在這些位置安裝4K的攝像頭,然後搭配支持4K的錄像機,想實現高清的監控效果。然而結果卻差強人意,老張總覺得最終的效果就像是200W的攝像機,放大圖像也無法看清場景的細節。原來,老張在這次項目完工後,像以往一樣採用了1080P的顯示器,導致最終的畫面無法達到4K的效果。

經過我們工程師的指導,老張最終把顯示器更換成4K,畫面立即變得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