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東鑊沿山 杜鵑霸氣出閣來 羞煞桃花庸色舞

稽東鑊沿山

杜鵑霸氣出閣來

羞煞桃花庸色舞

鑊沿山

古古

去年暮春日,偶上鑊沿山。

芬芳盡搖落,徒嘆百花殘。

春風今又是,再步此峰間。

百丈蒼崖上,一叢老杜鵑。

終於等到稽東鑊沿山杜鵑花綻放!喜歡賞花的朋友,抓住這春光,趕快去。那兒杜鵑數量之多、歲月之老,紹興周邊罕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視直須視,莫待無花空嘆息。

古古閣 這次“五星3A”鄉村美景推薦,來自稽東鎮官橋村止路塢自然村。







從鑊沿山上看止路塢


特別提醒,從大路拐入止路塢自然村時,道路狹小,絕大部分地方唯容一車通行,極易堵車,建議徒步而入。據悉,鎮裡今年將拓寬此路。

01

去年春夏之交,我到止路塢踏訪,村裡負責人領著我上了鑊沿山。這裡奇特的風光,讓我驚豔了。入到山腰坳口,天地陡變,石柱高聳,刺天障目,峭壁森然。石人石馬,石洞石泉,或險或秀,各具其態,儼然一座小型雁蕩山!





回來後,我在微信推文中, 為鑊沿山取了“小雁蕩”之名。文章發出後,引起網友興趣,紛紛趕去這裡遊玩,亦為此景驚歎,都頗覺有雁蕩山之味。於是,“小雁蕩”之名,悄然叫開了。

當時,最令我興奮的是,山上的原生態林木保存良好,密生著很多杜鵑。不少杜鵑顯已然歲月良久,枝幹粗壯高大。遺憾的是,當時時令已過,杜鵑早已凋謝。

這裡杜鵑,都生長在山頂,地僻道遠,花開花落無人識,多少年來,白白浪費了這人間美境。我與村民相約,待來年花開日,重上鑊沿山。




盼望中,杜鵑如期綻放。官橋村委主任黃湯榮、副書記應華淼,還有熱心村民徐月林等人,記得前約,杜鵑一開始綻放,就給我發來了邀請信息和現場照片。村民的誠意、質樸與熱情,讓我感動。




 

02

鑊沿山春色,雄壯而驚豔,沒有虧待我一年的等待。




半山腰開始,零星有杜鵑可見。有一巨石矗立,高達30餘米,鄉人謂之石朵柱。柱上生蒼松,松旁開杜鵑,陽光下,鮮亮妖嬈,堪稱一絕。





最絕處要數山頂的“神仙掌”。這是一組矗立著的巨石,共五柱,都是數十米高,從山腰看,巨石組成一隻巨大的手掌。而從山頂對面遙望,這組巨石卻是石人石馬模樣。巨石上亦生杜鵑一大簇,粉色,格外顯眼,貴族氣質。

山上杜鵑最密處,本沒有路,為了讓大家便於欣賞,村民徐月林等三人,花了一個多星期,開出了一條小路,野趣盎然。









鑊沿山遊路,繞山一週,大概3公里。山頂杜鵑花,歲月久的,應該已逾百年,村裡一位80多老人說,他的兒童時代,山上杜鵑就存在了。這裡杜鵑品種有紫色、粉色和紅色三種。我們看到的,以粉色為主,紫色和紅色杜鵑,綻放稍遲,要過幾天才會怒放。

 





 這位老爺爺講起鑊沿山故事來,神采奕奕。

03


鑊沿山的得名,是因為此山頂上,有一片極具特色的景觀:石壁陡立環繞,形成一個半圓狀,蒼色的石頭充滿煙火味,恰似半口大鍋。據村民介紹,嵊州也有一座類似的山,所以老輩們傳說,這是一口天鍋,一半在稽東,一半在嵊州。聽說,現在有些嵊州人,還特意來鑊沿山,尋找失落的另一半。

玄乎的是,此山有個大謎團待解:鄉人傳說,這裡有個藏寶洞,洞口已被山頂茶園掩蓋,沒法找到了!

村裡老輩人講,山上曾有一個富廟,鐘聲傳千里。廟毀於何時,大家有點說不清了,有講得具體點的人說,大概燒燬在抗日戰爭前後。現在,還有零星的遺留物,可以見證這兒的不平凡。在村裡,有農家還保存著高僧坐化的缸;在山道上,還有刻著文字的殘碑;山頂,有古井和放生池。



山頂放生池

山頂神秘的洞口,已經被茶園掩埋。

路上殘碑

路上這塊岩石,上面天然呈現“萬壽”二字的繁體形狀,模模糊糊。若哪位大師稍稍一出手,雕一下,就是一大看點。



據說,廟在山頂的平地上,山谷有洞直通山頂,洞口就在廟裡。現在,山頂的廟早已不復存在,洞口也早已掩埋。而山谷的洞口也是灌木叢生,沒人去探過險了。

如此,山洞就成為了神秘的所在,藏寶的傳說,越傳越神乎。

前幾天,有個諸暨的驢友來攀爬石壁,村民看他膽大,想邀請他去這個神秘的洞裡看看。他也害怕,說不敢不敢,怕有巨蟒或者迷路。

這個大洞,已有幾十年無人進去過,期待戶外愛好者們去探險。看到此文後,想去探險的,請與官橋村的應華淼聯繫,他為你做導遊。聯繫電話為:13675756731。

牛鼻洞

山上有一石洞,狀如牛鼻,鄉人謂之神仙洞,據傳曾有僧人在此面壁坐化。特別的是,洞內有雙泉,一大一小,泉水清冽可人,鄉民在山上勞動,常來此飲水,大泉常年不涸,甚為稀罕。村裡老人說,快解放時,有一群土匪偷住這洞裡。有天晚上,洞裡突然冒出大水,土匪們被子都來不及搬開,全溼了,只好扔下被子,離開了止路塢。可是之後,水又少了,再也沒那麼大地冒過,好像是專容不下土匪似的,真是出奇。



山腳的村莊,還保留著不少老屋臺門,香榧樹掩映著,山花點綴著,恰如世外桃源,古老祥和。




山中人才濟濟,這書法很霸氣,出自一個保安之手。


樹神,不知其年歲。


去年也看到了這兩位老人,他們還記得我。

這位老鄉,有遊客在他家坐一會,落下小孩衣服。他發現後,拿著衣服出去追了很遠,山裡人就是這麼善。


中午,熱情的月林師傅邀請我們到他家吃農家菜。




寫在最後:

已是第二次到止路塢踏訪,這裡很偏僻,村級經濟很差,很少有外人關注。我寫文章推薦景色時,很多村民懷著一顆感激的心,給我留言,說他們會永遠記得我。這讓我十分感動,也促使我思考,做為一個基層記者,我應該多做些什麼?



本文許多圖片由柯小微及同行網友拍攝,感謝!

古古閣 生命如此美好,我們有情有義相守

講述最有情懷的故事

推薦最有歷史的風景

歡度最有味道的人生

作者簡介:古古,微信號LZLLZL9,電話13588500195,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媒體工作人員,性樸拙,愛山水,愛家鄉。

若喜歡,請關注古古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