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養書 自然天成——林岫書法藝術淺析

以文養書自然天成——林岫書法藝術淺析

林岫,字蘋中,號紫竹齋主,現為中國新聞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教育委員會主任等。其書兼四體,尤工行草書。其著作也甚多、有《古文體知識》、《古文筆法》、《蘋中吟草》等,系我國當代著名女書法家,詩人。

“自古巾幗多英オ”,昔年花木蘭替父從軍、秋瑾為國酒熱血,及至現在數量眾多的奧運冠軍、藝壇能手等,她們為了社會的進步、文藝的繁榮、時代的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這無疑讓我們敬佩,同時我們又能從她們身上得到啟發,對藝術而言,更應如此。

前10年與現在相比,林岫的書法藝術風格沒有突變,在外形上可謂大同小異,但實質上卻有深刻的轉化。緣由何處?值得當今為了書法而努力探索的書法家們深思。從反向看,前10年名噪一時的書法家有的水平很高,在現在看來已不足談,原因是他們在努力求變,在竭盡全力地塑造個人風貌,而最終卻失去了漸進的過程,如果把藝術的思維等同於拼湊構造就能達到隨意揮酒的境界,則必然成為藝術的悲劇。對於學習書法的人們來說,選擇怎樣的道路,採用何種方式,相信如飲水者,冷暖自知。既明其理,為何相互之間又存在差異?這無疑取決於藝術家的探索過程與自身的全面修養。

林岫的書法不是在外在表露上求新、求變,她的書藝水準的提高實質上在於其字外功的深化。我們讀她的作品,絕大部分分是自作詩詞,這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她的書法格調清新、用筆乾淨、線條豐富,在綿延之中體現出自然天成的提高實質上在於其字外功的深化。

我們讀她的作品,絕大部分現出剛勁與果斷,而絕去粗俗與狂野。此源自她對傳統經典書法的深入借鑑與吸收。林岫偏愛帖,在靈動與順暢中又不失凝重與靜穆。這對於習帖者來說能得其大氣象,更難能可貴她的書法深處,我們同時又能感受出一種文質彬彬之氣。她所書寫的自作詩詞內容與形式能夠有機統一,學識的淵博為她書風的形成傾注了活力,這是一種激素,當技法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後,學識的深淺則尤為重要。歷代諸多著名的書法家,單憑技術層次的高低而能深人中國書法內核的少之又少。宋之蘇東坡,如果在詩詞、文學上沒有高深的造詣,那絕對不可能成為名冠古今的大書家。不僅僅是蘇東坡,歷代著名書家又何嘗感不是如此?

書法藝術具有相當豐富的表現形式與旺盛的生命力,對此,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書家的追求不同,欣賞者的觀念不同,自然產生各種不同的社會反映。我們品讀林岫的書法藝術應該更深入到作品的多個方面,這無疑會為眾多的書法愛好者提供一種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