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知道」為什麼追星追著追著就不「dei勁兒」了?



追星是一個始於顏值

陷於才華

忠於人品的過程

說起追星的快樂

追星女孩估計可以列出一大堆


就算在現實生活中

生不如死

油盡燈枯

在看到愛豆的那一刻

也絕對可以活蹦亂跳

再世為人


氮素

今天我們要從科學的角度

來扯一扯粉絲追星們的心理變化


在2002年就有一份研究

將追星的態度分為三個側面:

(1)

將愛豆星作為社交話題的娛樂-社交型

(2)

對愛豆本人產生強迫性情感的強烈-個人型

(3)

對愛豆出現失控幻想的邊緣-病態型

研究表示

除了第一種類型會讓粉絲產生更多積極快樂

其他兩種都可能帶來

抑鬱、焦慮、衝動等負面特徵


研究似乎在說明

隨著對追星投入程度的加強

追星女孩男孩們的心態將呈現拋物線趨勢

從快樂到墜落到比不追星時還不快樂


接下來我們來研究一下

追星為什麼使人快樂?


追星這件事兒

自古就有

早先不拼才華

完全看臉

其中美少年衛玠和潘安

就喜提“看殺衛玠”、“擲果盈車”兩大成語

那時候的追星

就已經如此瘋狂了


從心理學來說

人類天生就有“崇拜”需要

這種心態不僅因為愛豆優秀

也因為人類有滿足認同

以及社交自我的需要


粉絲對於愛豆的愛可以發展處兩種模式:

即浪漫式依戀+認同式依戀

前者把愛豆幻想為戀人

後者希望成為愛豆那樣的自己


於是現在很多明星都有了“人設”

還有一種是對於影視作品的轉移

把作品中的人設和現實結合


追星為什麼又使人不快樂?

既然粉絲們在追星的過程中

獲得了投射認同、社交替代

以及創造性的解讀

那麼

為什麼追著追著又不快樂

甚至不dei勁了呢?


答案可能是:追得太近了!


歌詞裡面唱著

“卻發現愛一定要有迴音 ”

無論你說的多麼高尚

人們還是會不自覺期待回報


大部分粉絲所期待的

是和愛豆更距離的接觸

可能只是一個回覆

一個翻牌甚至一個活動名額

但是這樣的機會

也是鳳毛麟角

充滿競爭


還有一些悲傷

近來明星人設崩塌的事

已經屢見不鮮

讓很多粉絲意識到

現實和人設的區別

特別是在你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之後


追星平常心


當然經歷過喜悅和低估之後

仍然有粉絲堅持著“信仰”

他們知道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像談戀愛一樣維護著

和愛豆之間的羈絆


像人與人之間的每個倦怠期一樣

熬過去

就有新的彩虹

這麼一想

做個安安靜靜的屏幕粉也挺好的

這樣大概就能擁有

最初的快樂

最後的純粹了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