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 百家姓丨陳姓 姓氏來源+家風家訓 陳氏宗親會紀念品

陳氏


姓氏概況

陳姓人口遍佈世界,在東南亞諸國尤為不少。但究竟分佈如何,至今尚無數據可查。國內多次統計,陳姓人口有七千多萬,百家姓中排第五。


陳氏家訓玉璧——聖軒文創出品


姓氏起源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孫遏父(又稱閼父)投附了周國,擔任陶正一職,他製陶的技藝極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歡心。周武王滅商建周後,追封先賢遺民時,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縣以北),國號陳,榮為侯爵,奉守著帝舜的宗祀,並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後,諡號為陳胡公,所以又被稱為胡公滿。他的子孫有的以國為氏,就是陳氏。 公元前672年媯滿的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後來他的10世孫田和建立了田氏齊國。戰國末年,齊被秦滅。齊王的長子升次子桓先後改姓王氏,三子田軫逃至穎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恢復陳姓。從此陳氏一門在中原瓜瓞連綿,生生不息,發展成為名門望族。 陳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據記載,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將代北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陳氏家訓絲綢卷軸——聖軒文創出品


姓氏風範

舜後遺民胡公滿 武王封陳資紀念

陳軫楚相封穎川 陳氏發跡在禹縣

陳勝起義翻首篇 陳平知謀渡逆險

陳壽良史三國志 貫中演義依此傳

陳禕唐僧取佛經 從此佛教有漢典

陳摶太極易伸演 洪綬畫技賽唐寅

玉成天國擎天柱 天華警鐘醒世言

陳始成終一過程 精誠所至破無堅

陳氏文化竹簡——聖軒文創出品


陳氏家訓

明明我祖,漢史流芳,訓子及孫,悉本義方。

仰繹斯旨,更加推祥,曰諸裔孫,聽我訓章。

讀書為重,次即農桑,取之有道,工賈何妨。

克勤克儉,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禮義廉恥,四維畢張,處於家也,可表可坊。

仕於朝也,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

倘背祖訓,暴棄疏狂,輕違禮法,乖舛倫常。

貽羞祖宗,得罪彼蒼,神則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類相戕,不念同氣,偏論異鄉。

手足干戈,我心憂傷。願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脈,泯厥界疆,汝歸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親之,歲歲登堂,同底於善,勉哉勿忘。


陳氏圖騰

陳是太昊炎帝氏及其後裔的天文中心的象形。陳字從阜,從東。“東”本義這“生長之方”,轉義為“生長五穀”。阜 本義是土堆,轉義為“土 埂”。“阜”與“卄”聯合起來表示“土埂圍成方形的田,裡面種植五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