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芳視界」印象安仁古鎮

  安仁古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里、雙流國際機場38公里、大邑縣城8公里,處於成溫邛高速公路和川西旅遊環線上。

安仁古鎮歷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多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

安仁鎮是國家級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和成都市十四個優先發展重點鎮之一。

  安仁古鎮始建於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於清末民初時期,尤以民國年間劉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建築最多,小鎮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目前安仁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及莊園住宅古建築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時期的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三條古街;小洋樓(原公益協進社址)、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鐘樓等。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藍莓基地也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

  劉氏地主莊園 很多老一輩莫名喜歡看地主,對於年輕人來說,這裡是觀賞川西建築的絕佳景點,真正的川派園林目前保存的並不多,最有特色的莫過於那青色的磚頭,沒有蘇杭的精巧,卻多了一分內斂。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博物館佔地7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1055平方米,為川西壩子建築風格。博物館的建築、館藏、泥塑、遺存是認識和研究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四川軍閥史、民俗學、近代民居建築的重要實物,也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

  劉文輝公館 在安仁的眾多公館中,劉文輝公館是規模最大的,其中建築面積8406平方米,總共有160個房間,由德國設計師和國內設計師共同設計,融合了巴洛克城堡風格和川西民居特色,在國內也屬少見。不過,雖然坐擁著如此氣派的公館,劉文輝卻一天也沒在裡面住過,解放前,劉文輝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康定和成都,修這座公館,主要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並非為了居住。是其兄劉文彩為其修建的。人文氣氛濃厚,可以貼切感受民國年間軍閥生活狀態。

  劉氏莊園博物館 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系大地主劉文彩急劇暴發後建造的。莊園佔地7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1055平方米,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兩大建築群。南部是劉文彩的老公館,1932年建造;北部是劉文彩為自己和弟弟劉文輝建的新公館,1942年落成。 劉氏莊園博物館與眾多的莊園建築相比,突出的特點是:規模浩大,保存完整;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川西平原具有代表性。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的建築風格既有中國封建豪門府邸的遺風,又吸收了西方城堡和教堂建築的特色,中西合璧,特別以新館較為顯著。劉氏家族作為當時四川的實際掌權者,他們的故鄉安仁,便成為當時整個四川大豪宅最集中的地方。對我來說,雖然民國風格的建築看過無數個,但有這樣民國風情的地方卻只此一個,置身古鎮中,就有一種進入到那個年代的感覺,這絕非在上海的外灘或者漢口等地方能比的。

攝影(手機):郭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