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趾高氣揚》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歡迎關注【一線養蜂小農:每天一杯好蜂蜜!身體健康有魅力!】 《趾高氣揚》楚國的屈瑕,是個指揮無能卻又十分驕傲的將軍。公元前701年春,屈瑕率領楚軍在蒲騷與鄖、隋、絞、州、蓼等諸侯國的聯軍作戰。由於對方盟國眾多,氣勢盛大,屈瑕很有點恐慌。


他想請求楚王增派軍隊。將軍門廉反對這樣做,認為敵方盟國雖多,但人心不齊,鬥志不堅,只要打垮鄖國的抵抗,整個聯盟就會分崩離析。他建議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
屈瑕總算採納了門廉的建議,猛攻蒲騷,果然獲得了全勝。
但是,屈瑕把別人的功勞都算在自己的身上,因而驕傲起來,自以為是常勝將軍,從此任何敵人都不放在眼裡。
過了兩年,楚王又派屈瑕帶兵去攻打羅國。出師那天,屈瑕全身披掛整齊,向送行的官員們告別,然後威風凜凜地登上華美的戰車,揚長而去。
大夫鬥伯比參加了送行。屈瑕走後,鬥伯比對御手說:“莫傲這次出兵要吃敗仗了!你看他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還能冷靜地、正確地指揮作戰嗎?”
鬥伯比越想越覺得不妥,就吩咐駕車到王宮,求見楚王。他建議楚王再給屈瑕增加點軍隊,但楚王沒答應。
楚王回到內宮,跟夫人鄧曼談起鬥伯比的建議。鄧曼說:“斗大夫的意思是要君王注意屈將軍的情緒,自蒲騷之戰後,他可驕傲啦,簡直剛愎自用得了不得。不警告他收斂點,就一定要吃敗仗。”
楚王也覺有理,派人去追屈瑕。但出征的軍隊已經走得很遠了,使者追趕不上,也就算了。
再說屈瑕到了前線,更加不可一世。他忘了蒲騷之戰是最後採納了鬥廉的正確意見才獲勝的,竟下令軍中“敢諫者處以重刑”,武斷專橫,一至如此!
楚軍渡鄢水時,沒有一點秩序。將士們爭先恐後地亂槍渡船,簡直就像潰敗時一樣。
等他們趕到羅國城下時,對方早就整軍以待。但屈瑕毫不在意,任部隊隨地紮營,一點也不作戒備。
羅軍聯合盧戎的軍隊,猛烈反擊。楚軍馬上潰敗,死傷慘重。屈瑕乘著一輛戰車,狼狽地落荒而逃,出征時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早已無影無蹤了。
當他逃到楚國境內一個叫荒谷的地方,才發現只剩下孤身一人,好不悲傷,感到再也沒有臉面回都城去見國君和父老,便在一顆半枯的大樹上,用帶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