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山東人,到哪都是一樣親!轉起!

山東人老實,擅長政治,不擅長經商,山東人做生意不願到南方來,南方人太精明,山東人沒心計,不習慣勾心鬥角,山東人寧願吃虧,也不能忘記自己的本分,以誠待人,不管別人對自己怎樣,我要真誠對待每一個人,這種為人處世之道,眼前虧可能會吃些,但最終笑到最後還是山東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請信賴我們山東人。做人要厚道,眼光放長久點,這世界還是我們老實人的。山東人是優秀的,細心的你就會發現,山東人各方面都不差,經濟、文化、體育,甚至讀書的孩子,都是那麼的刻苦、勤奮,天南地北的山東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撐起一片天,沒有山東當年的大規模移民,就沒有現在的東北三省,東北人往上數幾輩,就會發現祖輩原來是山東人。

山東人很少談及愛情和自己愛的人。因為山東人骨子裡面認為這是他們最寶貴的東西。山東人一旦選定自己愛的人,就會和他死心踏地好一輩子,哪怕一開始不喜歡,也會慢慢變得喜歡,並好好地去愛去付出。山東人極不願意提及分手,因為他根本不會去傷害一個人。山東人不擅長花前月下,不擅長花言巧語,甚至不懂浪漫,但能對自己心愛的人笨拙地嘗試去做,你不要打消他的積極性,這份認真和誠意遲早你會感受到的。據調查,90%的美女願意嫁給山東人。

一,山東人的老鄉觀念特別強。山東有句話叫: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兩個本來萍水相逢的人,只要一說是老鄉,就會頓時去掉戒心,無話不談。因此,跟山東人打交道,設法扯上老鄉關係,或者通過老鄉引薦,往往會收到很特殊的效果;

二,無論多大的官,無論多有錢,每到年底,在外的山東人都會想辦法趕回老家,就好象不回家過年,是一件天大的遺憾。這一點,膠東半島的人尤甚;

三,山東話分濟南話和膠東話2大分支。山東17個地市,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方言,由2大分支衍生。而且,每個地市的每個縣,甚至每個縣的不同鄉鎮,方言都有明顯的區別。山東話很土,土得掉渣。膠東話比濟南話土。這也說明山東人忠厚。大多數山東人很難改掉自己的方言,這種對方言的迷戀,反應出山東人濃厚的鄉土情結。對很多山東人來說,講普通話是一件很彆扭同時也是非常可笑的事兒。因此,除非是職業要求,一般山東人很難割捨自己的家鄉話。

山東人的另外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忠誠度比較高。山東儘管北有黃河天險,南有泰山天然屏障,又近中原之地,沃野千里,人口眾多,扼守南北要衝,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但是,翻看歷史可以發現,古來的帝王中沒有一個是山東人。即使水泊梁山的草寇宋江,也只敢說是替天行道,日夜夢想的就是殺人放火引起朝廷重視以後被招安。這種忠君思想根深蒂固滲透到了山東人的骨子裡和血液中。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是一代又一代山東人不變的追求。很早以前,看過一本德國人寫的論山東人的書,他給山東人的評語就是:山東出好官。這裡所謂的好,大概就是指的忠誠度比較高吧。中國政界有句話,叫山東人保邊疆。大家可以看一下,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陝西省委書記、黑龍江省委書記等這一圈中國邊疆省份的一把手無一不是山東人。

山東人的忠君思想延伸到日常的百姓這裡,就是對自己的上司忠誠。進一步推而廣之就是對朋友忠誠。因此,山東人出賣朋友的人極少,一旦被發現,就會為人所不齒。

山東人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名輕利。在這點上,大概跟上海人正好形成鮮明對照。對山東人來說,利益當然是不可忽視的,但面子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面子與利益形成衝突,我相信,大多數山東人會忍痛舍利而求面子。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的是,這裡所說的面子,並不是通常所說的那種虛榮擺闊之類的東西,而是一種以精神上的或者說是人格方面東西為主的混合物。比如,你幫別人做了事,別人給你一定的酬謝,按理說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絕大多數山東人會因為擔心落個貪利的臭名,而百般拒絕。再比如,朋友之間小聚,不論什麼原因,山東人到最後往往會爭著埋單。不是山東人不愛財,而是山東人愛面子勝過了一切。儘管吃虧以後也會痛罵,但下次還會照舊。山東人最感到自豪的,不是自己做了多大的官,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自己的人品不被人挑剔。這大概就是儒家文化薰染的結果吧。

這種重名輕利的文化傳統,造就了山東人的豪放不羈的性格。大家可以看一下充斥中央電視臺的山東產品廣告,就基本可以領略山東人這種名重於利一擲千金的性格特徵。想當年,老家山東的譚希松接手央視廣告部主任以後,專程來到山東,得到山東幾家企業老總的支持以後,策劃了震動全國上下的殘酷的標王爭奪戰。孔府家、孔府宴、齊民思、秦池,均以大手筆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秦池這樣一家山東貧困縣的小酒廠,居然敢以6600萬和3.2億的天價先後兩次奪標,創造了中國廣告史上的神話。我相信,6600萬也好,3.2億也好,都並非來自精確的計算,純粹都靠的是一種感覺。這種做法,好壞姑且不論,大概也就是山東人才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