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慶元寶篆書錢 慶字一筆三個樣

我上次發佈了崇慶通寶楷書錢和崇慶元寶篆書錢的“大合影”,由於看不清楚,當然有些朋友質疑。因為這是中國古泉50珍錢幣。你有幾個就行了,怎麼這麼多,一定是假幣。這符合情理。我們的很多專家一般都這樣說:珍稀錢幣就是數量稀少,你這麼多肯定是假的。

我把我的古代錢幣每一種選不同的樣本裝一個透明盒子,正反兩面,一個盒子平均20枚錢幣。我精選了將近兩萬枚裝了九百多個刀幣盒子,還有上百個大塑料盒子。分朝代擺放,挑選容易,看錢方便。讀錢,就成了我的功課。我的體會是:古錢同類型錢幣多了,你要拍合照,就不容易看出區別。其實,古錢幣一枚錢幣一個樣。區別古錢幣的版式,主要看文字,看出一筆差異就可以。這個篆書錢,看慶字的筆畫都有不同。但是底下一個短豎最顯眼。這一豎有直筆、直斜筆、彎筆,這就是簡單區分,三種版式。

第一種 這是慶字底豎彎筆。 1、兩枚折十型母錢幣。直徑45毫米,厚度3.8毫米。




2、折十母錢和小平錢對比。



3、篆書錢母錢幣特徵:邊緣明顯的拔模斜度,筆畫細瘦均勻。字口深峻。




 第二種 這三枚是慶字底豎直筆。 1、三枚折三型母錢。



2、放大看兩枚。忘了拍背面,光背無文。




 第三種 這兩枚折三平錢是慶字底豎斜直筆。 1、這兩枚折三錢不一樣。第一枚是初鑄錢,錢幣脫模後就埋在造幣廠的地下了。沒有流通痕跡。第二枚是行用錢。



2、光背。






其實,你們如果細看,這三種錢幣每一個字的其它筆畫都有差異。研究錢幣,各位自己看。千萬不要一眼真,一眼假。看錢讀三天才行。

第四種 背星月篆書錢折三 1、這不是筆畫分類。是背紋左右月星的一種。細看,一錢一鏽像。



2、我有三十多個,展示五枚。大家細細看看。 第一枚




第二枚




第三枚




第四枚




第五枚




古代錢幣的珍稀取決於存世數量。天然珍稀的是雕樣、雕母。選中的一樣只有一枚。例如我的崇寧重寶金質種母雕樣只會有一枚或兩枚,再有同類種母錢,只能是銅質。《看我“博文圖像”》。雕母通過審定,之後是用此雕母製作幾十枚種母錢。工匠用手工壓制模板,之後是製作幾百枚或上千枚母錢。母錢幣不能流通,是要回爐鑄造其它錢幣的。所以,近幾百年來在中原地區發現母錢幣極少,大東北地區,由於遊牧民族的劫掠,鑄錢工坊的母錢幣才會背捎帶到北方,正是不能流通,才會沉澱下來,批量出現。我的數千枚各種母錢當然都在黑吉遼內蒙等地出現。泉界至今沒有找到一枚母子相同的錢幣。而我卻可以找到幾十對,我將來才會公開。 有人用,這是珍稀錢幣,你怎麼會這麼多。多了就是假的做說辭。這是哪一家的理論?東北古泉大發現,是需要全面、歷史、科學的認識。所有的流通錢幣數量都巨大,珍稀不過是沒有發現而已。靖康通寶、元寶、重寶,我有156枚,包括各種母錢20多個。我這些錢幣放出去,就會改變古代錢幣的評級。因為,民間還有很多泉友,我網上見到的也不下幾百枚。當然,處於壟斷地位的古錢專家是不會承認的。這就是,泉家手裡有錢沒有人給你鑑定為真,你也賣不出去。那些高價的拍賣不過是自拉自唱而已。這些,你們都會懂的。

二、本平臺中註明文章文字、圖片和音視頻,均來源於網絡,信息內容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版單位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