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媽賣特色鍋盔,一天盈利上千元,顧客抱怨不單賣


在亳州市十河鎮,有一家羊肉湯鍋盔店特別出名,每天從早到6點到晚上10點,食客絡繹不絕。王大媽是這家百店老店的第三代傳承人,自小就跟隨爺爺在集鎮上賣羊肉湯鍋盔,結婚之後,與丈夫一起在鎮上開餐館。


提起生意的火爆程度,可以說90%以上的網友表示“不相信”。王大媽介紹:“他們一天可賣15只羊,一般早上3只,中午9只,晚上3只,大約有400多斤肉。除了白切、紅燒之外,要賣湯1000多碗。”
羊肉湯的做法以前已經有所介紹,感興趣的網友可以關注“草根影像”後,翻看以前的文章。這裡主要介紹一下他們的特色鍋盔。兩位工人專門負責製作鍋盔,年長的大媽負責和麵,將面反覆揉搓筋道之後,再放旁邊醒一會。
另外一位大姐將麵糰擀成長條的形狀,之後在上面倒一些調拌好的材料汁,包括油、鹽、十三香等,之後再把面捲成一團。
把卷在一起的麵糰擀成圓餅的形狀,這樣製作出來的鍋盔裡面可以分成好多層,而且層層都有味道。他們把這種鍋盔稱為“美味鍋盔”,以區別與傳統的、不放鹽的淡鍋盔。
最後一步是在鍋盔表面撒一些芝麻,在平底鍋上炕熟。撒芝麻的目的是讓鍋盔更香、更可口。煎熟之後的鍋盔香軟可口,切開之後可以發現,裡面分成很多層,層層都散發著香味。
大姐介紹,鍋盔與羊肉湯是本店的絕配,只要來喝羊肉湯的,每人必點3塊錢左右的鍋盔,每天至少可賣3000多塊錢的鍋盔,盈利在千元以上。
王大媽介紹:“由於羊肉湯的銷量太大,鍋盔根本供不應求,所以對一些單買鍋盔的顧客只好對不住了。對此,一些食客抱怨拿錢買不到鍋盔,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理解。”欲瞭解農村大媽羊肉湯鍋盔的相關信息,歡迎關注發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