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相聲“耽誤”的演員于謙,德雲社當中最會“玩兒”的人!

曾經有人質疑過為什麼于謙老師與郭德綱沒有矛盾,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於老師不在意那些虛名,於老師與郭德綱本就是擁有不同成長軌跡的人。

郭德綱一路走來飽受質疑與偏見,所有的苦難都是自己咬牙堅持下來了,郭德綱的師父侯三爺也曾評價過他一路坎坷走來,必定嫉惡如仇”。

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何他能和“出走”的徒弟“開撕”,這幾年德雲社徒弟接二連三的走進“大眾視野”,郭老闆也漸漸的看開了一些“瑣事”

于謙大爺,本身就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父親是油田的高管,從小的優越環境養成了他“不爭不搶”的性格,從進入相聲行業,到拜師石富寬,再到進入文工團,一切都是順風順水,沒有半點的“阻礙”

因為眼界的開闊,所以于謙老師的“玩心”也就比別人更重,那時候文工團的生活枯燥,加之相聲行業的“不景氣”,所以于謙老師就兼職再做“演員”,一來滿足自己的獵奇思想,二來也是能貼補一下自己的“日常花銷”,何樂而不為。

於老師曾經自己回憶過那段時期,文工團下鄉演出,相聲一直不被觀眾看好,上臺沒幾分鐘就會被“哄下去”,為了能在舞臺上留的久一點,於老師就給大家跳霹靂舞,唱歌,反正只要觀眾願意看什麼,他就刻意的去“充實”自己,那段日子也為他的“多才多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80年代,崔健憑藉著自己的嗓門,用搖滾樂“踢開”的人們認知的大門,人們覺得這個振聾發聵的音樂,真的好聽,讓人充滿力量,這其中也有于謙的身影,從此之後,于謙也愛上了搖滾樂。

2016年于謙還曾出任“中國搖滾協會的副會長”,於大爺玩的可是真夠牛的,網友也調侃于謙“相聲說的比搖滾好一點,但是水平更高的還是抽菸喝酒燙頭”。

玩完了“搖滾樂”,于謙又跑去電視圈“

玩兒”,我們童年看過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小龍人》都有於大爺的身影。

演過了戲,過足了戲癮,他又跑去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專業,雖然說畢業之後,從未導過一部戲,但是在於眼界這方面,可能很多新入門的導演都沒有于謙的功底雄厚。

之後于謙出演了大火的電影《戰狼2》,那個滿臉“市儈”的角色更是深入人心,網友都說“于謙是一位被相聲耽誤的演員”。

2019年,于謙作為監製與主演的電影《老師好》上映,上映僅三天票房就超過了8000萬

,15%的上座率,直接碾壓了同期上映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

于謙老師用自己的“玩心”,為自己贏得了一片大好舞臺,如此說來,還真是一個被相聲“耽誤”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