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即禪心,獨處亦清歡~鄭小海

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買鴻鈞評:

鄉弟小海君,古清化人,端正智慧者。行事多義氣,有古風。幼嗜丹青,迄今不輟。尤以簡筆人物寫神仙力士今古人物,旨趣略類梁瘋子,然能機杼自出,筆墨揮灑間時見胸次,恍然有太古之思。

今日畫壇,寫意一道不傳也久,工筆描摹髹漆一事蔚然流行,此道入手易,能以五色眩目,故天下婦孺傖漢從者蜂擁以謀稻糧,寫意一道遂漸式微茫,此世道使然,孰幾奈何?小海君抱石獨立,耿耿於懷而欲抑時頹,是謂撲火、是謂傳薪?餘不得知。 是以為憂?是以為賀?餘亦不得知! 江漢浩渺,永期來者......

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趙立評:

小海君作品自然拙樸、渾然天成,毫無雕琢的痕跡。他作品的人物、草木皆別有其致,人物亦靈動傳神,是其心靈自由馳騁的產物,是其對美妙的悟的經驗的抒發。對無限宇宙的感知,對永恆生命的追尋,對純淨靈魂的讚美。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小海君的審美強調禪境,具有悽清、孤寂的特點。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僅創造了一種寧靜、祥和之美,而且他擅用大筆墨、渴墨來表現人物的淹潤蒼古,天光雲影的流蕩氣韻與自然拙樸。所寫人物恬適寧靜,雖寂靜而不悽清,雖清新而不幽淡,雖清曠而不荒寒,雖空靈而不神秘。故而人們從中體悟到的不僅是禪意、禪趣,還能從中讀到奮發向上的蓬勃生機與希望。因而,儘管他的作品中瀰漫著禪的意韻,但其中多少透出些儒家思想的韻致來!

著名美術評論家北方評:

小海的作品有一種持之不斷的視覺衝擊力,我知道這是中國禪意美學特徵的體現,是讓生命呆在安靜的畫裡,而不是浪費在甚囂塵上的世間。我從他的畫中深深體會他身上掩藏的一種孤獨和決然瀟灑的姿態。很喜歡他的《聞香有道》。畫上一美髯者深嗅著空氣裡若隱若現的淡香,香氣自地面升騰,一炷香正在燃燒,多像我們燃燒的生命。美髯者的神態著實令我著迷和欣賞,眉宇間透露的不屑,是一種不屑與人爭的瀟灑,是一種桃花源地般的清明與不在乎,更是一個真正孤獨者的態度。現這幅畫時同樣採取化繁為簡的手法:物象——心像——墨像,這三個歷程。應目會心,悟到通神。此副畫同樣讓我想到:一個漆黑裡的孤獨者,生命應該呆在安靜的畫上。

鄭小海,字大浪,祖籍博愛,自幼喜畫,常特立獨行,不與人知。16歲離家赴鄭求學,18歲舉辦個展,在家鄉小有名氣,也曾在全國省市展覽獲獎。1993年,遷居焦作,陰差陽錯地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然,生性散漫,隨遇而安,應酬繁碎瑣事佔據大部分時間,遂置畫筆於高閣二十餘載。45歲有悟,重拾畫筆,以大齡之思與尋常之心感悟書畫,猶對梁楷、八大情有獨鍾。常閉門三思,由繁到簡,從心靈最深處尋找水墨人物的最真境界,以含蓄、曲隱、意在言外的極簡主義手法,寫空靈清遠的美感和悠然自得的禪悅,尋得附於精神之上的逍遙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