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真功夫!(一)

中國茶

中國茶史 (簡略版)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

茶的誕生 到目前為止是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說來,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茶神陸羽有著《茶經》一書。《神農本草經》亦有記載關於茶這方面的知識。

飲茶習慣的發源時期及發源地

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

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

從上述三句古語不能看出 飲茶習慣最早追溯到上古時期,神農時代 ;秦漢時期 發揮至鼎盛 更加註意飲茶的細節 品質


這種習慣一直流傳至今!

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麼幾種說法:

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四川說: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雲南說: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茶道

茶顏觀色,懂茶才是品茶人!

平時,我們所說的“飲茶”,其實也單單只是喝茶而已!真正會“飲茶”的講究的是個“品”字,(我也只停留在喝茶的階段)

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和學習下如何“品茶”!

“品茶”亦稱“品茗”,要學會品茗,首先我們得學會 茶顏觀色,對茶的種類 名稱對應的特性進行了解和認知。

茶顏觀色

六大基本茶類,總有一款適合你!

茶 根據發酵的程度分為六大類,分別為 綠茶 白茶 黃茶 青茶 紅茶和黑茶

茶類及其發酵

綠茶 葉綠湯清,味道清香、醇美、入喉鮮爽

白茶 色白隱綠,湯色黃白,清香 品味甘美

黃茶 葉黃湯黃、金黃明亮,味甘香醇

青茶( 亦稱烏龍茶) 青綠金黃,清香醇厚

紅茶 香高色豔味濃,葉紅湯紅,濃厚甘醇

黑茶 茶色粗大黑褐、口感陳香醇厚

六大茶

部分茶品的分類及其功效

六大茶系

一、紅茶(紅茶沖泡出來的茶湯是紅色,具有養胃,抗癌症,抗衰老等作用)

紅茶是發酵茶,茶性溫和,具有調節脾胃的功效,適合腸胃功能不佳,或是身體虛弱的人群!

要注意的是 紅茶性溫 不適合正在上火或是平素火氣比較大的人飲用!


1、祁門工夫:祁門工夫紅茶是工夫紅茶的珍品,具有百多年生產歷史,主要產地是在祁門縣。

2、滇紅工夫茶:滇紅工夫茶是屬於大葉類型的工夫茶,主要產地在雲南的的臨滄、保山等地方,它的外形肥碩緊實,味道濃厚,金毫顯露。

3、正山小種:正山小種興起是在明末清初的武夷山,正山小種的湯色紅豔,味道醇厚。

二、綠茶(綠茶的茶湯是清綠色,具有抗輻射等保健作用)

綠茶則沒有經過發酵,很好地保留了茶葉中的天然物質,營養成分如維生素、葉綠素、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質是所有茶類中含量最多的。綠茶可清火氣、除煩躁,並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免疫力。

適合腦力勞動 和整天經常面對電腦工作的人群

注意:綠茶性涼,雖可清熱,但對腸胃卻有一定刺激,平素脾胃較弱的人應少喝,或沖泡時少放一些茶葉以減少刺激。

1、炒青綠茶:炒青綠茶是由於乾燥方式,炒幹命名的,有長炒青,扁炒青,圓炒青三類。

2、烘青綠茶:烘青綠茶的萬幸完整稍微彎曲,鋒苗顯露,幹色墨綠,清香,味道醇和,湯色葉底黃綠有光澤。

3、曬青綠茶:曬青綠茶保持了原來的鮮葉狀態,口感鮮爽。

4、蒸青綠茶:蒸青綠茶的茶幹是翠綠的,湯色是碧綠色,葉底鮮綠,香氣清香,味道醇和。

三、青茶(烏龍茶)(烏龍茶是介於紅茶和綠茶之間的茶類,既可以感受綠茶的清芬,又能夠感受紅茶的濃鮮)

 外觀有“綠葉鑲紅邊”之稱的烏龍茶在幾大茶品中獨具鮮明特色,而烏龍茶的製法也綜合了綠茶、紅茶的製作工藝,所以品質也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又有綠茶的清芬。

烏龍茶最適合體形肥胖的人,有比較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助消化功效。此外,烏龍茶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適合靜夜苦讀的學子或熬夜的加班達人。

注意不要空腹飲用

1、鐵觀音:鐵觀音的味道清醇甘爽,沖泡以後具有蘭花味道。

2、凍頂烏龍茶:凍頂烏龍茶是產於臺灣的,幹茶是墨綠鮮豔的,條索緊結彎曲,味道醇厚,甘潤,有清香。

3、大紅袍:大紅袍的品質獨特,香氣馥郁,有蘭花和規劃的香氣,味道濃厚,生津回甘,濃飲也沒有苦澀味道。

四、白茶

(白茶是福建的特產,泡出來的茶是清香,湯色清澈,品嚐起來味道回甘)

白茶屬於茶中珍品,屬於輕度發酵茶類。白茶的外形很飽滿,滿身披滿白毫,毫香清鮮,茶湯則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但可品出回甘。

糖尿病患者最宜白茶,因為白茶在加工中未經炒、揉,茶中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基本未被破壞,而茶多糖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功效。此外,白茶茶性清涼,還有降火去燥、治療便秘的作用。

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飲用白茶時,最好用溫度較低的開水,約80℃左右浸泡4至6小時,並在清晨、晚上飲用,不能用沸水沖泡以免高溫破壞茶多糖。

1、白毫銀針:白毫銀針挺直如針,色澤白,有光澤,湯色淺杏黃,味道清爽,香氣芬芳。

2、壽眉茶:壽眉茶的產地是在福建的福鼎,葉整卷如眉,色澤調和,沒有老梗,香氣清純,壽眉茶沒有經過炒揉製作的,只是經過萎凋和焙乾工序進行。

五、黃茶(黃茶的茶葉是黃色,茶湯也是黃色,是一種微發酵的茶葉)

黃茶葉黃湯黃、金黃明亮,甘香醇爽,屬輕發酵茶,基本工藝似綠茶。是由炒綠茶演變出的產物,在炒制綠茶的過程中加入悶黃的程序即成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類。

黃茶需悶,屬於“漚茶”,在漚的過程中產生大量消化酶,對脾胃有好處,所以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或身形肥胖的人最適合飲用。

注意:黃茶中含有較多的咖啡鹼、茶多酚,這些成分容易使人產生興奮感並增加排尿量,因此孕婦不宜。

1、霍山黃牙:該茶是產於安徽省的霍山縣,茶葉形狀如同雀舌,嫩綠批毫,香氣清香持久,味道濃厚,湯色黃綠,葉底嫩黃有光澤。

2、君山銀針:君山銀針的產地是湖南,茶葉滿披銀毫,香氣清純,味道鮮爽,湯色橙黃。

六、黑茶(黑茶的材料是粗老的,製作的黑茶發酵時間長,茶葉的顏色是暗褐色的,被叫做黑茶)

黑茶是我國特有的茶種,在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流傳廣泛。黑茶的發酵度達到了100%,屬於後發酵茶,比如近年備受推崇的普洱茶。

黑茶適合平素喜歡吃食肉的人,這是因為其茶性溫潤,去油膩、去脂肪、降血脂功效都比較顯著。

注意:孕婦忌喝,黑茶中含大量茶多酚、咖啡鹼等,對胎兒成長有影響。

1、廣西六堡茶:六堡茶的品質獨特,六堡茶和普洱茶的熟茶的湯色,工藝,口感相似。

2、雲南普洱茶:普洱茶的產地在雲南,使用雲南大葉曬青為原料製作,茶葉的色澤是褐紅色,湯色紅濃,味道醇厚,有消食等保健作用。

未完待續,請關注“茶道,真功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