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這是順豐進入萬億級供應鏈市場的里程碑時刻

今天是順豐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順豐從快遞公司正式進入到供應鏈公司。

”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談及此次合作的重要性如是說。

3月11日消息,順豐宣佈與敦豪供應鏈中國涉及55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已經圓滿完成,雙方將成立聯名公司——“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攜手大力拓展中國的供應鏈業務。

據悉,根據上述兩家中德供應鏈龍頭企業達成的戰略性交易協議,DPDHL集團以55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對價,將其中國(包括港澳地區)的供應鏈業務轉移至順豐。此交易不涉及DPDHL集團在中國諸如國際快遞、貨運及電子商務物流解決方案等其它業務。

今年2月18日,DPDHL集團與順豐控股達成為期10年的戰略性合作協議,雙方攜手大力拓展中華區的供應鏈業務。據瞭解,雙方新成立的聯名公司“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在交易完成的同時啟動運營,新公司的總部設於上海,前DHL供應鏈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鄒胤獲任命為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王衛:這是順豐進入萬億級供應鏈市場的里程碑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動現場,王衛身著順豐工服和運動鞋亮相,與兩年前順豐上市時的著裝相同。“我穿上市時的衣服,是因為今天對順豐很重要,是一個里程碑。

王衛發佈會現場表示:“一要感謝客戶,二要感謝敦豪供應鏈團隊此前的努力,三要感謝敦豪對順豐的信任。順豐擁有中國快遞物流市場優質的資源、強大的科技能力和良好的政商關係,將為聯名品牌提供強力支撐。服務業要走向國際,離不開文化融合。此次合作是對順豐企業文化的考驗,我對雙方在聯名品牌的文化融合很有信心。”

同時他重申了:“此項戰略合作與順豐一貫力爭成為最受市場信賴的行業解決方案服務者的發展願景一致。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將擴大其在本地市場的影響力,把快遞能力注入供應鏈場景,同時也將幫助順豐獲得更多跨國企業客戶認可。”

佈局“順豐敦豪”的背後:瞄準12萬億大物流市場

順豐收購敦豪供應鏈中國的業務,是順豐由傳統快遞物流形象向綜合供應鏈形象的又一重要跨度。

順豐多次在公開場合也提到,“順豐未來致力於提供綜合物流服務,所針對的不是4000億傳統快件市場,而是12萬億大物流市場。”

不可否認,順豐在中國市場擁有更多的資源、運輸網絡以及本土化運作的經驗,但是順豐是依靠2C業務(企業對個人)發展起來的,在2B業務運作經驗、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方面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因為真正的合同物流企業提供的應該是定製化的服務,那怕像順豐、京東物流這樣的龍頭企業運作的2B業務,更多也只是面向經銷商而非直接與企業對接,它的體量、標準、技術要求其實會低一些。

所以從順豐的“短板”來看,要成長為非常高效的綜合性物流企業,一個選擇是慢慢學習摸索,另一個選擇併購一家牛逼企業。明顯,順豐選擇了後者,與全球供應鏈領域最牛逼企業——敦豪在一起了。

對於順豐而言,希望藉此契機,補充其供應鏈基因。

敦豪供應鏈業務聚焦於汽車、零售、工業與工程製造、生命科學與醫療、備件物流、消費品、高科技、運輸這八大領域,能夠為提供持續完整的端到端服務及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包含運輸、倉儲、增值服務、逆向物流等多項服務。在2017年營收中,倉儲服務營收佔總營業額的47%,運輸服務佔其33%。

可以看出,敦豪在第三方運輸、倉庫管理、企業客戶增值服務等方面的能力較強,可以為汽車、醫療、消費電子、半導體等領域提供高壁壘、高附加值服務,如保稅區物流、產前物流、無塵室等。

在整合敦豪供應鏈中國優質業務後,順豐可以豐富順豐控股的業務線,與現有產品線形成有效互補。同時,順豐可利用本次合作加速拓展跨國企業客戶,推進國際業務進程。

未來,順豐與敦豪供應鏈中國還會積極探索科技、客戶資源、運力資源、設備及基礎設施投入等方面的協同效應,充分發揮各自優勢。

順豐的業務版圖:致力成為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商

在剛過去的2018年,順豐就進行了一系列的佈局。比如成立“新夏暉”、“順心捷達”、“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成立超級大數據合資公司和注資物流服務平臺Flexport。

另外,此前在國際業務佈局上,順豐選擇了借力UPS的網絡資源,加速佈局全球網絡。倉儲業務方面,順豐與嘉民、寶灣、深國際、普洛斯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佈局物流地產業務。

很顯然,王衛將目光投向了更廣泛的版圖——物流全產業鏈、電商、生鮮、重貨、醫藥、國際、金融等。

但從目前來看,順豐主要是處於戰略轉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順豐想要從傳統的快遞企業進行轉變,收購,投資,戰略合作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順丰采取併購手段來進行多元化擴張,也是國際巨頭慣用的做法。參考在規模化、網絡化方面的佈局,德郵(德國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原先只是服務德國範圍內的包裹郵件遞送,歐洲經濟一體化後重點開拓歐洲市場,比如與英國Securicor合作、收購法國Ducros包裹速遞等;收購美國的空運特快公司(Airborne Express)進入美國市場,後又收購了英運公司(Exel plc),自此補齊了物流版圖中合同物流這塊短板。不斷合作與併購,才不斷拓寬業務版圖,直到今天覆蓋了全球220個國家,成為了全球第一的物流企業。

從順豐2017年年報的業務全景圖可以看到,順豐的物流版圖根據產品模式不同分成:“拳頭產品”——時效與經濟快件,以及“四個擴展”,它們分別是重量擴展——重貨業務,溫度擴展——醫藥冷鏈、食品冷鏈,模式擴展——同城配,以及地域擴展——國際業務。

目前快遞行業CR8已超80%,已經到龍頭競爭時代後期。但是隨著行業增速回落和同質化嚴重,參考國際巨頭的發展歷史,通過併購轉型綜合化已經是龍頭的必經之路。

未來快遞市場的競爭將是生態競爭,目前包括阿里、亞馬遜、京東構築商業、金融、物流等組合的生態體系正在逐漸合攏。目前,順豐已然形成了快遞,重貨,冷鏈、供應鏈,同城配,以及國際業務等為一體的物流版圖,並構築自己獨立的生態體系。

未來的順豐,值得期待。

作者 | 小周伯通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