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奧巴馬:孩子們課堂不服管教的原因在教師身上!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書名叫《成為:米歇爾﹒奧巴馬自傳》。明白說教育寫出這篇文章給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們帶來一些教育的啟示,全文2000字左右,閱讀全文大約需要6分鐘時間。

這本書講述的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女士的個人成長史。這本書不僅是我在讀,最近跟女兒交流也在談論書中的內容、結合讀書所得及我與女兒的對話,下面分享我對這三個問題的認識:

一、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

苦逼的80後家長們幼年時期沒有上過興趣班,大多數人沒有掌握一門樂器,沒有在童年時期擁有過坐飛機旅行的經歷,更不要說出國開眼界了。所以80後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補償心理,想把最好的給孩子。苦逼的80後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全部壓力扛在肩上,如果在培養孩子方面走偏了,真是得不償失。

前一陣子,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微信聊天記錄:在一個小學班級群裡,老師要求一位家長不要開跑車送孩子上學,因為“會引起孩子們的攀比心理”“不利於教育”。其他家長紛紛附和,認為這位家長太張揚了。

這位家長很不滿:“錢是我辛苦賺來的,不偷不搶,想給孩子最好的有啥不對?如果開跑車就攀比,那是不是你們孩子太脆弱了?”結果這位家長被踢出了班級群。

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是優渥的生活還是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我認為最好的東西是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像米歇爾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思考力的鍛造。面對生活中學習上的問題,米歇爾的父母總是引導孩子思考,引導孩子自己做出決定。說正宗的英語還是說那些黑人的俚語?去不去國外遊學?回家看電視還是看書?一次次選擇都是在對話中完成的最優化方案。至於上面那個案例中的跑車事件,聰明的父母會引導孩子思考得出結論:那是別人的生活,與我無關,我需要關注自己每一天的進步;如果那是我的同學,我會誇耀一句:哇!好棒!僅此而已。

二、當老師的責任心出了問題該怎麼辦?

米歇爾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班上的老師不負責任,上課幾乎不管孩子們。這讓米歇爾的父母非常惱火。最後,她所在的班級被學校作為負面典型發配到一間陰暗的地下室上課,米歇爾為此感受到深深的沮喪。

米歇爾後來才意識到,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感覺到自己被貶低。學生是能夠感知到教師是否認真負責地開展工作。有的老師不要以為關著門上課就萬事大吉,學生聰明得很。做教師多年,我也有懈怠的時候。為什麼課堂組織不好,大多數原因是做老師的沒有充分地備好課,沒有用有價值的知識和有趣味的活動吸引孩子。當他們意識到老師沒有投入地教他們時,他們的怒氣就表現為所謂的不服管教。

如果老師表現為得過且過地混日子,那負責任的家長是不會答應的。米歇爾的母親此時開始行動了,她知道這是女兒需要幫助的時刻。母親直接找到校長,要求撤換教師,或者給米歇爾換班。還好遇到了一位好校長,馬上實行了分層分班教學改革,米歇爾進入了優秀的班級。其實在小學實行分層教學未免有點過早,因為大多數孩子還可以擁有好幾年自認為自己還不錯的心理體驗。我們希望競爭的殘酷再晚一點更好。

但是,米歇爾的母親為了孩子據理力爭,向校長反應實情的舉動值得我們學習。前提是老師確實是工作態度出了問題,就是對那些不負責任,不想管孩子的老師,我們一定要為了孩子的利益,大膽站出來說話。當然,

至於教師的工作方式,個人風格不合家長的意,那要另當別論。下面一點我會談到這個問題。

三、當孩子不喜歡自己的老師,家長該如何引導?

教無定法。每個老師有每個老師的風格,這個老師溫和,那個老師嚴格,這個老師幽默,那個老師死板。每一個孩子對老師的期待也各不相同。所以,當孩子說不喜歡某老師的時候。米歇爾的家長這樣說:

你不需要去喜歡那個老師,你只需要把老師腦袋裡要交的知識記住就行了。

多麼睿智的家長。米歇爾的父母沒有把孩子當成孩子來培養,而是把孩子當成未來的成人來培養。成人的世界是怎樣的?競爭,多樣性,學會適應。所以,從小我們就要培養孩子求勝心理,野心勃勃,追求進步,適應環境,與人為善。我們這一代人拼盡全力都才只能接近平凡,何況是未來世界裡需要和人工智能搶飯碗的孩子

關於為什麼要努力讀書,龍應臺的一段話一度在網上盛傳:“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學習也是一種遊戲,在遊戲中獲勝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學習本身比老師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更重要。面對學習,我們的焦點更多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老師、同學、校長,更不是那些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明星大咖。

我們應該給孩子什麼?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深深思考。回顧以下我今天的分享:教給孩子思考問題的方法,為孩子爭取正當的利益,引導孩子聚焦學習本身,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向米歇爾父母學習的育兒真經。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

明白說教育,專注教育類文章撰寫,作品影響近2000萬人次閱讀。關注我還有更多教育人用得上的資料分享出來哦!如果需要什麼文章,也可以私信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