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10大經典名句,句句讓人受益終身!

《論語》,一部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思想鉅著,也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兩千多年前孔子首開私人辦學之先河,相傳他座下弟子三千而賢者七十二。他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他們亦師亦友,一起談論人生、理想,一起探討為人處世的道理。他因材施教,寓教於樂的教學風格,以及誨人不倦的教育家精神,無不讓人深深地折服。而他們探討的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以及智慧,無不給人以深刻的啟示。關於這些言論,逍遙子為大家整理了幾句,我們不妨一起學習一下。

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志存高遠,樂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簡樸,又有何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篇》。艱苦的環境,困難的時刻,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性。百折不撓,不輕言放棄,才可能有所成就。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別人身上總有自己學習地方,對於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學習和利用,而對於不好的地方則想辦法改進。不盲目排斥他人,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成功也難。

4、“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那些最終登臨絕頂的人,體力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們絕對是最有信念的。不自我設限,勇於進取,才不至於半途而廢。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事先做好了應有的準備工作,自然順風順水,事半功倍。

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麼樣的朋友,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攜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反之,擇友不善終究會累及自身。

7、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改變別人難,改變自己易,既然這樣,倒不如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以包容寬厚的心態待人,自然更容易被人接受,大家其樂融融豈不更好?

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雍也篇》。過於質樸直率,就會顯得粗野,但是太在意繁文縟節、文辭修飾,又顯得華而不實。文與質相得益彰方顯君子本色。

9、誦《詩》三百,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篇》。讀書的目的在於學以致用,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了書讀而讀書,讀得越多越容易變成書呆子。

10、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釋義: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把是否對社會有用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而不是錢多錢少,雖然這樣有時候難免陷入困頓,但只要不斷提升自己,自我價值總有一天會得以實現。所以具有君子品性的人,只憂心自己的修為問題,而不在意是否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