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滑鐵盧?戲曲扮相的劉亦菲還不如崑劇閨門旦接班人李沁?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沉浸在春節的氣氛中,羊最近開始痴迷於傳統文化藝術的看臉

,比如···迷戀明星們的戲曲扮相。



小花裡比較知名的是李沁,當初李少紅去選角新紅樓夢,她是學校老師都不願意放人的崑劇閨門旦接班人。





正兒八經越劇出生的餘少群,扮起來也很好看。他吸引羊的主要是這個卓越的柔韌度。





讓羊一直偏心的袁泉,上中戲前學了7年京劇。



到現在都還會一手漂亮的劍花。




刀馬旦出身的金馬影后秦海璐,扮相的照片已經不好找了。





唱京劇老生的牛駿峰。




在學校學武生的鄭業成。




角色需要時的戲曲扮相就更多了。五月之戀裡的天仙姐姐,仙氣根本不取決於妝容。不過戲曲扮相的劉亦菲還不如崑劇閨門旦接班人李沁,神仙姐姐的戲劇扮相更符合現代人審美,過於突出她的個人特色。李沁對臉譜化的還原更勝一籌(不妨礙劉亦菲超級美的事實!)。






《五月之戀》也是這個大名鼎鼎的棒棒糖動圖出處啦。




楊洋的武生也扮得很有精神氣。





陳曉在《雲巔之上》戲中戲的這套扮相意外得適合他,這集羊也就看了八九遍吧。





像馬天宇紅到出圈的這些就不細講啦,好看!合適!美!





一、生旦與淨醜的臉譜區分


不過寶寶們有沒有發現,明星們的戲曲扮相大多都是“相對於”略施胭脂的生、旦的扮相,和我們腦海中的五顏六色的臉譜扮相相距甚遠。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中國戲曲的臉譜分為四種:生、旦、淨、醜。

生、旦妝容簡單,是略施脂粉的“俊扮”,主要體現英俊、美貌。




而“淨行”與“醜行”面部繪畫比較複雜,特別是淨,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複雜,因此稱"花臉"。

戲曲中的臉譜,也主要指淨的面部繪畫。




而“醜”,因其扮演滑稽的戲劇角色,多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二、臉譜的真正作用及審美


那麼為啥淨角費的顏料多呢?羊總結了一下,淨角扮演的多是朝廷重臣、勇猛豪爽的正面人物,而京劇主要靠唱唸做打來表演劇情,需要通過臉譜花樣先行塑造人物形象,給予觀眾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臉譜藝術作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一種,同樣講究神似。專業戲曲演員所說勾臉要勾出“相兒”,就是指要勾出人物神態。臉譜藝術忽略或抽象了劇中人的真實相貌而為之另造了一張臉,使這張臉充分表情化。



三、臉譜式妝容的隱蔽功能

這是不是美少女們平時化妝時的風格區別十分相似?如果要見喜歡的小哥哥小姐姐,先來個石原里美粉嫩桃花妝,強調腮紅、眼影的粉色系,增加少女的甜美。



如果是風風火火上班見客戶,就需要一個精幹的職業妝容,眼妝以大地色為主,啞光底妝,給人專業的形象。



再者,臉譜顏色的選擇,一定程度上貼和了我們對這種顏色的潛意識。比如代表性格嚴肅的黑色臉,黑色給人普遍的感覺就是肅穆、莊重以及神秘。因而這個顏色的臉譜,也常有中立的角色。




我們都知道,關公是紅色臉譜的扮相。除了紅色代表著血性、耿直、正義之外,寶寶們還可以看看關公眉毛形狀的描繪。這是羊想說的第三點,臉譜神態的勾勒,與面相上的經驗學也密切相關。




在這裡強調一下,羊說的面相,不是封建迷信的面相哈,更多的是一種經驗學帶來的潛意識。

比如上揚的眉型在面相上有衝動、易怒的說法。緊縮眉頭間的豎紋類似於懸針紋,代表著強大的意志力。可見臉譜的畫法也在遵循著我們傳統的經驗學。




再來看代表著奸詐之人的粉白臉。白臉角色的眼睛常常被畫成內三角眼的形狀,眼尾吊起,也符合面相上精明、心機重、為人現實並且愛佔便宜的說法。





由此,羊受到的啟發是···面相(給人的第一印象)也可以由妝容來稍作改變,從而達到自己想要的感覺。



舉一個小例子,比如人中深而長,在古代是一種福氣的象徵,因而我們也會對人中深的人產生一種親切感(當然也要結合全臉)。那麼人中淺的寶寶,如果想要自己看起來更好相處、更接地氣兒,就可以悄咪咪用修容給自己畫個深人中。




同理,臥蠶也是這樣。我們為啥會覺得有臥蠶的人笑起來更親切更漂亮?這也潛意識在作祟。




臥蠶長在我們的子女宮上,有漂亮臥蠶的人,常常也會有漂亮的眼睛,因而桃花運更好,更容易有因緣、有子嗣。形成一個閉環後,經驗學面相應運而生,我們反過來去利用它,對求脫單的寶寶有利無弊。





好啦,篇幅有限,今天就先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