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時間,做一個井井有條的職場人

Time flies. 時光如梭,新的一年又翻開了自己的一頁。

還記得那首春晚的歌嗎:『時間都去哪兒了』? 現在我來告訴你:

如果按一生平均壽命到78.6歲,統計數據說:

所以時間,也許並不像想像那麼緊,而你,也許也沒有自己感覺得那麼忙。這中間的差別,就在於如何把自己變成一個井井有條的人,特別是在職場上。

寫一個清單是井井有條的第一步。它能夠幫助你理清思路,減少頭腦中的思想碎片。而且可以讓你意識到面對工作壓力,不需要手足無措。同時,它也能夠幫助你提前做出規劃,協調與其它活動的時間。

清單寫在哪裡其實並不重要,無論是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都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個建議:儘量把這個清單寫在一個地方便於查閱、處理和檢查。

有些事項的目標很明確,很簡單,比如完成一次繳費。而有些事項的目標則不是那麼清晰或者明確,例如策劃一場成功的活動。在目標達成之前,這樣的事務通常需要被劃分成一個個小的步驟:場地、預算、採購、邀請、活動流程、安保、主持人等等。因此不僅要把大目標寫下來,而且應該被分解為小目標單獨記錄。

同時,還要給這些目標設置時間節點。把它們都放到你的日程表上,不僅可以幫助你構建出自己的時間框架,也能夠讓你專注在每一個小目標上。每一個小目標的達成,也會給你向前邁進的動力。

拖延症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 Mel Robbins在TEDx的演講上分享道:『我們做事的激情只要拖延五秒鐘就名存實亡了』。

拖延事情只會給自己造成額外的壓力。它不僅消磨掉做事情的動力,還會帶來一種工作卡住甚至感覺工作過量的感受。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所以,當你有動力時,就應當儘快行動,不要耽誤。

井井有條的人,他周圍的工作環境也應該是井井有條的。

這不僅僅是表現在工作桌面是否整潔,文件檔案是否有序整理這樣的形式上。井井有條的重點是:你需要的東西應該在它的位置上。這樣你在需要的時候就知道它在那裡;把不需要的東西收拾起來或者處理掉。

井井有條的環境與有創意的環境並不衝突,只是看你如何做。

井井有條的人慢慢會形成一些特徵,你很容易從周圍的人群中把他們找出來。

他們通常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會利用早晨早起的時間做好一天的準備。

他們會有很好的自制力,在飲食、鍛鍊上都能保持健康的原則。所以他們通常有一副健康的身體。

他們做事通常很誠懇,喜歡當日事,當日畢,拖延在他們的身上似乎不存在的。

他們會花時間靜思或者冥想,會花時間閱讀或者旅行,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在他們身上顯得一覽無餘。

這就是井井有條的好處。當職場生活帶給你越來越多壓力的時候,先想一想,壓力從何而來,而你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