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多閃、聊天寶神仙打架,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

1月15日,3位互聯網大佬“王欣、張一鳴、羅永浩”同時發佈3款新社交產品“馬桶MT、多閃、聊天寶”,掀起了一輪對社交產品的熱切討論,也激發了區塊鏈從業者的關注高潮。

老羅在聊天寶發佈會上宣稱其最大亮點在於用戶可以通過聊天賺錢,業內人士調侃稱“聊天賺錢不如改為聊天賺幣”,還有文章寫到“羅永浩的聊天挖礦來了”。馬桶MT在14號測試版上線當晚,也有諸多區塊鏈愛好者前去下載體驗,赫然出現了“區塊鏈+社交”的話題討論。

這也難怪,王欣出獄後創立了雲歌智能,在天眼查上可見,雲歌智能的標籤主要圍繞“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兩大關鍵詞。

王欣接受創業家採訪時也表示,雲歌有兩個技術儲備: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未來不管哪個產品,都會用到這兩個技術。馬桶是我們第一款正式推出的產品。

不過恐怕要讓大家失望了,王欣團隊明確表示馬桶MT中沒有使用區塊鏈技術,並稱 “區塊鏈是其他的產品”,但追問之後,對方並未回覆雲歌智能的區塊鏈產品究竟指什麼,或許仍需大家保持期待。


至此,我們可以明確,昨日發佈的3款社交產品都和區塊鏈技術沒有直接關係,但我覺得仍然有必要討論下,業界人士所認為其中透露出的區塊鏈精神究竟指什麼?區塊鏈+社交究竟是不是偽命題?如果不是,互聯網大佬推出社交產品又能帶給區塊鏈從業者什麼啟示呢?

王欣的產品策略

做一個小眾的產品

進一步觀察“馬桶MT、多閃、聊天寶”,會發現同樣是社交產品,這三款各有不同,但玩法上又有共通之處。

首先,從產品定位來看,馬桶MT立足“匿名社交”,是朋友圈的影子,上面會有微信上看不到的內容。多閃主打“短視頻聊天”,與抖音有強關聯,定位於年輕人關係鏈中的熟人社交場景。聊天寶作為子彈短信的衍生產品,在定位、功能上,其實並無什麼新意,直接對標微信了,其推廣語寫到“

有點像微信,但非常好用。

除了聊天寶,其他兩款產品似乎並不想和微信硬碰硬。王欣在講演和採訪中多次強調不會對標微信,要做一些微信沒有的功能。今日頭條的CEO陳林也表示:“我們跟微信不是一類產品,他們做基礎設施,我們僅僅是將親密朋友這一類單獨拎出來,做親密好友之間的社交。”

先不論這是不是誘敵放鬆的緩兵之計,但毋庸置疑,互聯網大佬做社交產品都在尋找一個“小切口”,王欣談到自己的產品哲學,表示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解決用戶痛點,從細小市場去切,如果你做的是一個小眾的產品,那麼也許切對了市場。今天的小眾,可能是未來的大眾。

對於既得利益者的顛覆,是創業者的永恆主題,區別只是手握的工具。但我們要看到,這些互聯網大佬做產品尚且在成熟的紅海市場中尋找小切口,反觀我們的很多區塊鏈產品上來就是對標巨頭,動輒就要顛覆,是否在定位上有些自負呢?

科技標籤誰都有

找到核心玩法是關鍵

其次,從科技屬性來看,我們會發現,這些社交產品都有自己的標籤,比如馬桶MT的人工智能屬性,王欣在採訪時表示,會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來記錄你真正認識的人,並觀察他是否感興趣來判斷下次是否給他看,同時還會用人工智能屏蔽違法信息。而多閃押注的是5G時代的到來,視頻將成為新的主流信息載體,社交行業可能會迎來新的變化。

人工智能、5G都有了,新一代互聯網的三駕馬車怎麼能不提區塊鏈呢?區塊鏈+社交也有很多代表產品,比如QunQun、YeeCall、Steemit、Telegram等等,我不知道除了區塊鏈從業者之外,有多少人認識和知道這些產品,換句話說,除了區塊鏈這個技術標籤之外,帶給用戶的還有什麼,可能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

2018年被認為是區塊鏈應用的元年,業內人士都拿著區塊鏈這個“核武器”去找應用,因此我們隔三差五就會看到各種“區塊鏈+”,包括此次引發業內人士高潮的“區塊鏈+社交”。但其實應該是社交在前,區塊鏈在後,如果一個區塊鏈社交產品,被人們記住的是區塊鏈技術賦予的共性,而非其作為社交產品本身的特性,是否就有些捨本逐末了?


羅永浩直言分利給用戶

但沒說要用區塊鏈

最後,從玩法上來看,這三款產品的共通點,是紅包的激勵。馬桶MT的宣傳語是“匿名打探秘密神器,紅包打探真消息。”紅包在這款產品中變成了一個非常日常的、功能性的組成部分,王欣將其解釋為朋友之間的知識付費。

多閃主要分為三個模塊,消息列表、隨拍、世界。好友對話中可以發送文字、表情、點贊以及紅包,這裡的紅包玩法和微信一樣,不值得贅述。

聊天寶作為子彈短信的迭代產品,主要增加了兩個功能:“領錢”和“好東西”,官方自己說了,聊天寶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通過聊天、購物、遊戲或完成任務賺取金幣,而金幣可以直接兌換成人民幣。

經濟激勵是區塊鏈從業者最熟悉的部分

,花椒直播創始人歐勝創立的QunQun,用戶可以在自己的社區創作獲得Token獎勵,也可以轉售社區獲取收益。Steemit瞄準社交媒體對內容創作的剝削問題,使用類似加密貨幣的系統,對內容創作者進行激勵。ONO通過標記用戶行為,將社交互動和用戶時間創造的價值歸還給每一個用戶。

業內人士看到激勵就自嗨,稱羅永浩開啟了聊天挖礦,可問題是人家憑啥用數字貨幣這個形態激勵呢?由於國家政策的限制,你發行一個數字貨幣尚且只能作為積分在生態體系內流轉,不能炒作、不能交易、不能與法幣兌換。人家老羅就是發金幣積分,而且可以直接轉成人民幣。對用戶來講,究竟哪個更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互聯網從業者已經充分認識到,分利給用戶的重要意義。

羅永浩在發佈會上表示,在社交網絡時代,用戶就是錢,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上,公司的淨利潤長時間高達30%是不正常的。他透露要拿出10%的收益,通過成熟的方式讓用戶得到期權收益,並且將在3-6個月完成這樣的機制建設。


區塊鏈+社交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魏松祥是國際通信行業連續創業家,TOP Network創始人,對於“區塊鏈+社交”有著深刻的認識,針對這一話題,我對他進行了簡短的採訪:

1.怎麼看王欣的社交產品馬桶MT?

魏松祥:MT這個產品我們6年前就做了啊。匿名社交是比較小眾的市場。裡面傳播的是負面信息,負面情緒居多。在我國的監管政策下,不可能允許匿名社交存在。要麼就只做海外市場,我們現在就是這麼做的。

2.區塊鏈社交和區塊鏈通訊是不是一回事?

魏松祥:首先我們得理清楚通信與社交的關係。兩個的內涵是不一樣的,比如視頻會議是通信,但不能算社交。當我們把通信與社交混在一起談論的時候,通常是指IM。IM是一個通信工具,但是當很多人用它來做交流的時候就變成了社交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IM就變成了社交產品。

3.“區塊鏈+社交”是不是偽需求?

魏松祥:區塊鏈+通信,區塊鏈+社交都是真實的需求。比如我們TOP Network就在開發區塊鏈上的分佈式通信平臺,以及基於這個平臺的通信應用,比如我們正在開發的Decentralized IM.

4.區塊鏈和社交有哪些結合點?

魏松祥:區塊鏈與社交的結合點,第一,用戶數據的控制權在用戶這裡;第二、隱私與安全;第三、用戶對社交網絡的貢獻,用戶應該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