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懸河講述名勝古蹟傳統文化國風的傳承者 這才是國風

國學是一門中國的傳統文化,他代表了幾千年的中國文明史。有位老師的是名師大語文,讀國學,讀古詩文,是這位老師的教課宗旨。他就是撫順市名師教育的國學作文的劉鎮老師。聽他的課,就是上了一部中國國學史。他的語文課,講的繪聲繪色,口若懸河。國學傳統文化不僅僅要重視,還要傳播,這位老師就是中國國風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更是撫順名勝古蹟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撫順高爾山遼塔

在他的眼裡,中國的國風,不僅僅是國學,詩文,詩經,這裡還有祖國的名勝古蹟。這裡凝聚了中國古老文化的國風文化,更凝聚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國風智慧。

記得那還是在2003年,這位老師讓學生不僅僅在課本上認識接觸了撫順的大山河流,還讓他們認識了撫順的名勝古蹟壯美山川。

撫順兒童公園紀念碑

撫順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是清王朝的發祥地。為了讓學習瞭解撫順的歷史,他自己花錢租車將學生帶到了撫順的名山古蹟。親身感受撫順的濃厚文化歷史和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

撫順的高爾山公園,曾是撫順最大的公園。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撫順的公園高爾山上,劉老師向學生講解了高爾山的來歷。在高爾山公園之上和遼塔之下,劉老師娓娓道來向學生講述了這個公園的來歷與歷史。

撫順的高爾山,有座歷史悠久的遼塔。這個塔建於遼道宗大安四年,也就是1088年,是撫順最早的高層建築,現為省級保護單位。該塔用多種型制的青磚砌築而成,塔身八角形,九級密簷,塔身腹部直徑6.8米,向上逐級縮小,通高14,1米。塔身自下而上,用密簷、斗拱分出比例層次,構成八個對稱,圓弧犄角。

在八面塔身上各有進深約15公分的長方形佛龕,上有磚雕寶蓋,龕下有飛天拱托,各自組成一幅完整的浮雕圖案。

接著,劉老師又帶學生們趕到撫順兒童公園。撫順兒童公園是撫順最早的公園。始建於1949年,園內有個人民烈士紀念碑給學生的印象最深。

撫順解放後,改名為撫順解放紀念碑。紀念碑坐北朝南,基座呈正方形,邊長12米,基座南側有兩側共8級石階。石碑高12米,正面陰刻“撫順解放紀念碑”字樣,由當時撫順市市長王新三題寫。第二級碑座正面鑲嵌著一塊銅板,上邊記述了撫順解放歷史過程。人民烈士紀念碑位於兒童公園最高處。建於1949年11月,佔地面積306平方米。是撫順人民政府為東北抗日聯軍、人民解放軍犧牲的烈士而建。紀念碑坐北朝南,現高19.82米,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築,灰色大理石板罩面。碑身正面鐫刻著“人民烈紀念碑”,碑身正上方鑲嵌著一顆紅五星,碑座正上方鑲嵌著漢白玉雕刻花環,碑座四周鑲嵌著大理石版,南面刻有碑文,東西北三面刻有撫順市領導題詞,東西兩側有烈士碑牆,上面刻有133位烈士名單。

撫順還有個紀念碑,位於撫順友誼賓館的後山上。這個碑始建於1924年,當時名叫“表忠碑”,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的見證史物。

為了讓學生了解清文化撫順的世界遺產清永陵,劉老師又帶領學生到撫順的啟運山山下,在這位老師的講解下,同學們都聽得很入神。劉老師口若懸河、娓娓道來地講解了清永陵的來歷和歷史進程。

撫順清永陵

他說,清永陵北依啟運山,南臨蘇子河,對恃煙筒山。陵內葬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追封肇祖原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肇祖原皇后)、曾祖福滿(追封興祖直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興祖直皇后)、祖父覺昌安(追封景祖翼皇帝)及其嫡福晉(追封景祖翼皇后)、父親塔克世(追封顯祖宣皇帝)母親喜塔拉氏(追封顯祖宣皇后)以及伯父禮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人的墓地陵園。 [1] 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稱興京陵,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尊為永陵。

不過這座啟運山是由西至東,越來越矮,象徵著清王朝逐步走向沒落。

永陵是清皇族的祖陵,是東北著名清代“三陵”之首。與瀋陽福、昭陵併成為清初關外三陵,始建於1578年,是現存一座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建築。現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列為世界級文化遺產。

清永陵申報遺產獎牌

清皇室把永陵視為“兆基帝業欽龍興”之地,從1682年到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親來永陵祭祖。

還有撫順的赫圖阿拉城。清代以後,在赫圖阿拉還建有協領衙門、理事通判衙門、堵閣詞等。該城曾居住人口十萬餘眾,闢有十里商賈鬧市,車水馬龍,呈現一派繁華景象。

清軍入關之後,赫圖阿拉被稱作興京,設專職人員守護。但卻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沙俄軍隊將古城破壞殆盡,原有風貌蕩然無存,現已部分修復。

他說,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赫圖阿拉古城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在史學界被稱為“清王朝第一都城”,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築,城池依勢築於一條東西走向的山崗之上。

峭壁崢嶸,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城內地勢南高北低,四周築有高高的城垣。內城週五裡,外城周十里。城周十里設九門即南三門、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外城駐紮著八旗精銳部隊,建有點將臺、校場、倉廩區,外城內、內城外建有駙馬府,內城建有汗宮大衙門、八旗衙門、關帝廟、城隍廟、啟運書院、文廟等。汗宮大衙門呈八角形,俗稱“金鑾殿”。

1616年,努爾哈赤在此登基稱汗,創建了史稱後金的大金國;1619年,努爾哈赤在這裡指揮了關係到清朝命運的薩爾滸大戰。為以後逐鹿中原,統一華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劉老師的課不僅僅是吸引學生,還把家長的心僅僅抓住,引人入勝。他上的課,學生幾乎爆滿,他為學生講課,總能抓住重點,引古論今。文言文能講出現代感的節奏,把每個歷史人物都分析的非常透徹。

赫圖阿拉城的民居

當時我也是最愛聽他的語文國學課。他讓我們認識瞭解了古代的歷史人物,孔子、孟子、老子和李白、杜甫、岳飛,霍去病,還有范進中舉等人物典故。《紅樓夢》、《西遊記》等四大名著。這些都是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尤其是《三字經》更是國學必不可缺少的必修課程。

他的學生穿著國服,戴著國學漢代帽,一副國學的風範,傳承了中國5000年的文化歷史。

這裡希望更多的國人重視國學文化,傳承國學文化,為發揚中國的國學文化盡一份力。國學不朽,國風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