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制勝: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不二選擇

有很多產品

比如說娃哈哈曾經推出過的

“非常可樂”

明明有很好的營銷定位和傳播措施

但還是敗給了可口可樂

原因很簡單

因為營銷和傳播僅僅是讓顧客想要買

但要讓顧客買得到

還是得靠完整的渠道鋪設

尤其是對快消品和時尚品而言

同樣的

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

可能沒有強大的營銷定位和豐富的傳播手段支撐

但是只要做到深挖自己的本地渠道

牢牢把握住自己所在地域的市場

也能夠實現“農村包圍城市”

畢竟“強龍難鬥地頭蛇”

被誤解的線上渠道

說到渠道

可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線上渠道”

大家可能第一時間聯繫到的就是“淘寶”和“京東”等大的電商平臺

實際上大家對線上渠道存在很深的誤解

一方面

線上渠道除了“淘寶”和“京東”這類的大電商外

還有諸如“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等自媒體也算作線上渠道

只要有專門的廣告軟文寫手

不論是公司聘請亦或是外包

通過高質量的軟文來促進購買也不失為一種良策

更為主要的是

當下大量商戶湧入電商平臺

電商平臺競爭異常激烈

很多時候同一款產品往往只有搜索排名排在前三的才有銷量

因為這些電商平臺將所有的商販拉到一起展示給顧客

這麼多商戶一起競爭

如果沒有專業的電商人才

想在這一激烈的鬥爭中勝出可能性微乎其微

儘管網上報道出的新聞大都是“90後美女開網店月入十萬”之類的

實際上還有大量的電商店鋪倒閉沒有被報道出來

何況現在電商人才獲取成本越來越高

因此

中小企業可以提前發掘“自媒體”這一競爭相對並不激烈的市場

潛力巨大的線下市場

線上市場的飽和勢必導致線下市場的興起

儘管當下很多人喜歡線上購物

但這並不代表著線下購物完全消失

仍有一大批房地產企業投資建造商業購物街

當下是

“線上和線下並存”的時代

既然線上接近飽和

那不如移步線下

儘管線下渠道前期投入巨大

每個月需要繳納各種費用

線下最大的優點一方面就是只要選好了地段

店鋪運營難度遠遠比線上渠道小

另一方面是線下模式可複製性極強

只要線下一家店鋪在當地做得風生水起

就可以將同樣的經驗開始複製到全國的各個“連鎖店”或“加盟店”

海底撈就是從四川一家小店逐步做大做強到全國市場的

未來的渠道競爭

當我們在大談“到一線城市發展”和“到線上發展的時候”

許多互聯網巨頭卻背道而馳

他們講“渠道下沉”,開始做“農村電商”

他們講“新零售”,開始做“線下無人零售”

俗話說得好

識時務者為俊傑

作為中小企業

也許我們不能做的和大企業一樣好

但是

我們也能提前準備

放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