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破500億件!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

12月28日上午,據國家郵政局消息,中國快遞業務量闖過又一個百億級關口,連續5年居世界第一。快遞物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各大快遞物流企業加快連接成骨幹網,形成“1+8+N”的新格局,通過協同與技術驅動,令500億件包裹高效送達。

從2014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139.6億,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此後連續五年每年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

快遞年支撐網絡零售額近6.9萬億元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馮力虎介紹,快遞年支撐網絡零售額已近6.9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超過19%,成為新經濟的代表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快遞服務製造業形成318個重點項目,年產生快遞業務量約8.36億件,帶動製造業總產值約2172.94億元。年支撐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額超過3500億元。

快遞行業已有7家企業陸續上市,形成1家年收入超千億、4至5家年收入超500億元的企業集群。目前,快遞業已經擁有3家航空貨運公司,行業自有全貨機達113架。“高鐵+快遞”紮實推進,高鐵“極速達”產品已開通運營431條線路,覆蓋58個大中城市。

中國快遞量五年間從92億到500億,這麼多包裹為什麼能夠高效送達。原因無外乎兩個:協同結網、智能技術。

菜鳥從2013年開始打造智能物流骨幹網,給未來一天10億個包裹打造基礎設施。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對物流公司來講,任何一個單點是沒有用的,需要更多的點,把這些點連成網絡,形成網絡效應。這張網,要支持連接的更快、更有效、更準確,要把每個快遞員連接起來,把每個倉庫連接起來,把每個hub連接起來,把每個城市、每個家庭連接起來,24小時

貨通全國、72小時貨通全球。”

目前,中國快遞物流業已經形成了“1+8+N”的網絡協同效應。“1”是以阿里巴巴和菜鳥為代表,牽頭打造的一張物流骨幹網,菜鳥起到“物流大腦”的作用;“8”是中國郵政,還有中通等七家快遞上市公司,他們作為行業龍頭,承擔了包裹運輸和配送;“N”是包括倉儲、落地配、即時物流、物流科技公司等在內的整個物流生態。

以創新加速發展

隨著物流業進入數字化時代,菜鳥的智能科技是“1+8+N”這張骨幹網數字化升級的引擎。從電子面單到智能分單,從秒級通關到未來園區,從物流天眼到無人駕駛,從掃臉開櫃到語音助手,IoT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於物流各個環節,保障了中國快遞在500億的體量下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僅2018天貓雙11之後的一週時間,智能骨幹網就送達了超過11億個包裹。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也表示,中國的物流配送時效已經從以天為單位,向以小時和分鐘為單位邁進。

包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綠色。2018年500億包裹的背後,菜鳥綠色行動正通過技術和模式創新,重新定義包裹,加速全行業綠色升級。

據悉,截至2018年底,菜鳥智能切箱算法已覆蓋上萬品牌,累計為超過5億個包裹“瘦身”,菜鳥智慧新能源物流車在全國40城開跑,僅廣深兩地就有近1000臺,菜鳥“回箱計劃”在200城設立約5000個回收臺,雙11期間回收紙箱1300萬個。在菜鳥骨幹網連接和引領下,更多物流企業、商家和消費者正在加入綠色行動,讓每一個包裹綠起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