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夥人:歲月浪潮中的砥礪前行

5年前,一部《中國合夥人》風靡大江南北

電影是根據新東方3個創始人的故事改編而成

而《中國合夥人2》也在今年12月18日上映

據悉,這部電影是以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作為原型之一

講述了一代互聯網人追求夢想的創業故事

從目前來看,《中國合夥人2》票房口碑與第一部比相差甚大

不過電影終歸電影

就像俞敏洪說過的:現實比這殘酷許多

同樣的改革開放大潮下

中國的創業者也有著各自的合夥人

一、馬雲和他的十八羅漢

1999年,馬雲帶領18個人在剛剛裝修好的湖畔花園民居里開始了創業,當時馬雲站在屋子中間講了整整兩個小時,後來參會的人說:“幾乎都是他在講,說我們要做一箇中國人創辦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張牙舞爪的,我們就坐在一邊,偷偷翻白眼。”

馬雲在湖畔花園民居里演講

當時阿里巴巴的啟動資金是50萬,是十八個人一起出錢湊的,馬雲並不是出不起這筆錢,他是希望公司是大家的,所以十八個人都出了錢,各自佔了一份不同比例的股份。

在很長的時間裡,這十八個人每個月拿500塊錢的工資,在湖畔花園附近的地方租房子住,有的兩三人一起合租,有人索性住進了農民房,吃飯基本就是3塊錢的盒飯。

後來,他們被稱為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而這十八個人,據外界猜測, 他們每個人都已經成為億萬富翁。在阿里巴巴十週年慶的晚上這18個創始人向馬雲辭去了創始人的身份,從零開始。用馬雲的話說,阿里巴巴進入了合夥人的時代。

二、和雷軍一起喝小米粥的人

離開金山時,雷軍已過不惑之年,想要創業的他開始招攬精兵強將。

2009年10月,雷軍向一直保持密切聯繫的林斌發出合夥創業的邀請。林斌是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前副院長、工程總監、Google全球技術總監,曾全權負責谷歌在中國的移動搜索與服務的團隊組建與工程研發工作。

小米的創始團隊成員,還包括早期金山的設計總監,後來負責過金山在線、金山詞霸的黎萬強;

還有曾參與過谷歌3D街景的高級產品經理洪鋒以及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等。

小米創始人一起喝小米粥

就這樣,2010年4月6日,14個人在銀谷大廈807室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小米就此踏上旅程。

三,打麻將打出海底撈

1994年,四個要好的年青人張勇、舒萍,施永宏、李海燕。在四川簡陽開設了一家只有4張桌子的小火鍋店,這就是海底撈的第一家店。

海底撈四大創始人在港交所敲鐘現場

海底撈”的品牌名字恰好取自四川麻將。一天,舒萍正在打麻將,而張勇正在為火鍋店取什麼名字犯愁。這時,舒萍胡牌了,恰好是“海底撈”(打牌的最後一張胡了)。張勇靈感突來,就叫“海底撈”。

他們4個人湊了8000元錢,各佔25%的股份。後來,這四個年青人結成了兩對夫妻,兩家人各佔50%股份。

隨著企業的發展,張勇從施永宏夫婦的手中購買了18%的股權,張勇夫婦成了海底撈68%的絕對控股股東,擁有了海底撈的主導地位。

而失去主導地位的施永宏也有其他的商業版圖,企查查顯示他的名下共有53家公司,在海底撈擔任重要職務外,他在投資,諮詢,科技領域等都有涉及。

除了這些成功的創業合夥人,在中國的創業浪潮中,還有無數的創業合夥人沒有得到如此圓滿的結局,背地裡的辛酸也無從得知。

人生的路上同樣沒有輕鬆可言,努力著砥礪前行,你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