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山泉眼通大海(下)20年後重遇扁擔

這一下潘大發可忙了。他慌慌張張地用手連胳膊伸進泉眼裡去亂摸,可水溼到肩窩,也摸不到了。他後悔極了,站到泉邊直跺腳,連聲喊:“望海泉呀望海泉,你沉我的扁擔幹什麼?我靠它挑貨做小買賣呀!”他越說越急,最後掉了眼淚。正在這時,他聽見身後又有人說話了:“年幼的、你怎麼啦?”大發轉身一看,那老大爺又來了。就象見了親人一樣,他苦眉皺臉地對老者說:“大爺,我的扁擔掉在泉眼裡了,這是我半邊家當呀!家有七十老母,指望我做點小買賣養活呀!”那老者聽了,微微點點頭,說:“剛才我少說了一句話,忘了告訴你別朝泉眼裡放東西。

這泉眼深沒有底,水通大海啊!”潘大發一聽,覺得又是新鮮事,忍不住間:“大爺,這泉水通海可有見證?”老者沉思一下,說:“我也是聽老一輩人講的, 說是某年某月,有個放羊女在泉眼裡洗兜肚,兜肚裡被泉水吸到底下去,以後在東海里叫一個打漁的後生撈去了。這後生連魚也不打了,花三年功夫找到這裡,把兜肚送還放羊女。那姑娘見後生心好人品也好,就嫁給了他。”聽了這個故事,大發笑了,說:“這樣的好事哪去找呀?”老者卻一本正經地說:“世上的事情就這樣,你那扁擔有記號嗎?”大發忙說:“有啊,有記號,有一回我吸菸,把火紙放到扁擔梢上,烙出了一個黑窩窩。”老者點頭,說:“那就好辦!不過也得看你的機會。”

二十年過去了,潘大發靠另一條扁擔繼續做買賣,維持生活。這期間,他雖沒發大財,卻也送終了老母,娶妻成家生兒育女了,但他仍然沒忘記望海泉丟扁擔

的事。這年秋天,他到海州去訪友,又住了當年那家客店。可是老闆去世了,小老闆不大通世事,對大發不夠熱情。他覺得很掃興,自已到街上買點燒牛肉,花生米,又買瓶酒,獨坐客房裡喝起網酒來。剛喝了三杯酒,小老闆又送進一位客來。這位客人挑著一擔海貨進了屋,頓時腥味燻人。潘大發不由得捂著鼻子,看了客人幾眼。突然,就在客人放挑子抽扁擔的時候,大發跳了超來:他望見這客人的扁捏好熟悉呀!

小老闆走了,客人出去打水。滑大發再也忍不住了,緊三步近到客人的握跟前,一把抓起扁袒啊,那黑窩窩還在。他於是把扁擔雙手攬在懷裡,掉下了眼淚。

客人進來了,一看這情形,愣了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沒開口,潘大發卻直截了當地開口就問:“大哥,請問這扁擔是祖傳的還是市上買的?”那客人笑笑說:“一不是祖傳,三不是買的,是朋友送的。”大發忙問:“請問你這朋友家住何方?”客人說:“家住在東海邊。怎麼,你老弟問這幹什麼?”潘大發放下扁擔,嘆口氣,說:“不瞞大哥,這扁擔是我的,有記號為證!”那客人放下洗臉水盆,問:“什麼記號?”大發一口說出:“扁擔梢上有火燒的黑窩!”那客人聽到這裡,才認真打量一下大發,拱拱手說:“想不到今天在這裡了卻我這條心事!剛才我說朋友送的是俏皮話,我把東海龍王說成了朋友,其實是我二十年前在海邊上撿的。”大發很高興,馬上拉客人一起喝酒。喝酒時,就把二十年前在羽山泉眼裡丟扁擔的過程講了一遍。兩人一算,丟扁擔和撈扁擔時間上只差兩天三夜。

客人高興地呷了一口酒,說:“撈外財發不了家,這二十年我天天盼扁擔物歸原主!”潘大發激動地說:羽山泉水通海,咱交朋友要通心!一條扁擔不值幾個錢,可你大哥這真心可貴呀。來,小弟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