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馬刺的誰?

又是我,我是老路,上次說完世界盃,今天想說說NBA。

通常,喜歡一個球隊的原因不外乎兩種。

一、喜歡球隊的某個人,然後就愛屋及烏的喜歡這個人的一切,包括他所在的球隊。

二、喜歡這個球隊的整體,包括戰術、技巧、打法、精神等等。

我屬於第一種。

跟我一樣的還有我們部門的萌妹子。她喜歡麥迪,因為麥迪,喜歡火箭隊。

她是從2004年火箭主場神奇逆轉馬刺那次就開始喜歡上火箭的。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經常偷摸熬夜看比賽不說,還為此學了語言。妹子覺得英語學好了,看比賽能更過癮,興許以後有機會看現場。

看看,粉絲效應奪強大。

2004年,火箭逆襲馬刺那場,相信很多看籃球比賽的同學都印象深刻。比賽即將收尾,麥迪35秒狂砍13分,最終81-80逆轉馬刺。

這一點,

籃球和足球一樣,既可以靠團隊拿下比賽,也可以依靠超強的個人能力拯救世界。當然,跟我們上一次說的另外一種競技比賽也類似,就是CTF。

這篇文章裡有介紹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跟一個人求證過。

這個人就是FlappyPig戰隊的副隊長,ID麥香濃郁。

被問到:你覺得極致的團隊配合與超強的個人能力,哪個贏局比較大?

他幽幽的回覆:“CTF更偏向個人能力”。因為,一隻CTF戰隊的實力不是看人數,而是看隊伍中選手的最高水平。就像遊戲比賽(dota、lol等 ),團隊的平均水平是一方面,關鍵時刻,帶頭大哥的技能和行動力是絕對優勢。

在CTF比賽中,70-80%左右的題目是經典題,靠的是經驗、速度以及團隊的配合度,另外20-30%是拔高的題目,比較難,像數學最後兩道大題,只有水平到了那個高度才可以解出來。

當然,能短時間解出大題的肯定也都是能力相當的尖子生。

既然是隊長,你一定是尖子生咯?

被這麼問,麥香羞澀一笑,我就是“飲水機管理員”,日常打雜。

當然,他這麼說,必然是不能信的。

拋開多次國際、國內CTF 比賽名列前茅的名次不說,從他對比賽的熱愛和執著上也能看出一二。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麥香師傅高中學的文科,本科是電子商務,跟CTF絲毫不沾邊。但是為什麼最後就走上了CTF的道路呢,這點跟我們喜歡麥迪的萌妹子多少有些相似。都是受興趣驅使。

至於為什麼棄理從了文,還有一段故事。

我們的麥香師傅,懵懂時期的夢想是考古啊...多文藝!

夢想是考古,所以高中選擇了文科。轉折發生在2011-2012年,那時候麥香師傅還在上高二,逛貼吧的時候認識了有趣的師傅們,聽師傅們討論計算機技術,就誤打誤撞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興趣。但是,文科限制想象力啊,不能名正言順的報計算機專業啊!而電子商務這個專業,從字面上看能跟計算機有些許關係,所以,報了這麼個專業,但是專業也沒有限制對興趣的追隨,大學期間到畢業一直都在打比賽,畢業後的工作也基本跟愛好沾邊。

插播一條,麥香師傅目前就職於在京東信息安全部,工作、比賽兩不誤。

對如此轉折的規劃,麥香淡淡的說,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嗎???

麥香說,打比賽也有四年了。

這四年中,影響比較大的比賽,是2015年的XDCTF...那時候剛剛接觸CTF,在大佬的帶隊下去了決賽,感覺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堅持學下來了。

當然,也有很沮喪的比賽,比如2016年的SSCTF。第一天結束的時候隊伍還是領先的,但是,經過一夜,第二天反而被Orange帶的隊伍超過了,導致我們沒拿到0ctf的最後一張門票,失去了一次很好學習的機會。

其實,在CTF比賽中,被第二天反超的情況常有。比賽通常都要24-48小時連軸轉,體力、腦力的雙重消耗,非常辛苦。特別累的時候,戰隊成員只能替換休息。而通常,勝負就在一晚。

當然,即便是結果低於預期,戰隊成員的心態也非常好,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拼勁全力,一旦結果不滿意,也沒有遺憾,而且大家也都會主動分鍋。

看看,多好的孩子們!

其實囉嗦這麼多,主要想說,通往夢想的道路有很多種,有直線、有曲線。比如我們的萌妹子,比如我們的麥香濃郁。

希望你能堅定目標,不迷失。

另外,京東安全還在招人,歡迎有夢想的你。

我喜歡馬刺,因為喜歡馬刺的主教練波波維奇,一個有著傳奇一生的老頭子。

波波維奇的大學專業是蘇聯研究,畢業方向是蘇聯情報收集的文職工作。在20世紀70年代,波波維奇的志向是去莫斯科當一個特工。但是,怎麼就當上了馬刺的主教練呢?而且一當就是二十多年。

在波波維奇的帶領下,馬刺成長為一個偉大的球隊,自主培養了多個基石球員,輝煌也是二十年如一日。

所以,你喜歡馬刺的誰?

我是老路,一個傾心講故事的偽球迷。後續,會更多有趣、有料的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