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街頭好多的香腸臘肉,看了是不是想回家過年了

四川的香腸臘肉很是出名,更是過年各家都要準備的年貨。

一般立冬之後,各家就開始籌備做香腸了。

過去農村就要開始殺年豬,現在城市人只能就在市場上購買豬肉。

商家還提供灌香腸的服務,也專門有加工香腸、臘肉的調料出售,很是方便。

一般家裡人少的,就做這麼多香腸,10來斤就差不多了。太多了放久了,吃起來就不夠鮮美了。

幾位老人家在快樂地曬香腸。

這是豬頭肉和豬耳朵,富含膠原蛋白,趁熱吃口感滑軟,是很好的下酒菜。

這是在曬蘿蔔乾。煮臘肉和香腸時放在一些一起煮,蘿蔔乾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香味。

也有的人家做得多,估計是孩子多,準備讓孩子回家過年後,還要把家的味道帶到遠方去,好慢慢品味。

這是在家鄉蓬溪縣城拍的。我注意把河對面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宋代的白塔拍了下來。

我在想,究竟是白塔的歷史久,還是四川人做香腸臘肉的歷史長呢?

我估計還是做香腸臘肉的歷史長,因為做成香腸臘肉的最初動因是為了保存食物,不讓其變壞,而我們四川,以自貢、遂寧為代表,地下有很多鹽水,通過鹽醃製食物來保鮮,估計很早就發明了。後來香腸、臘肉還有四川泡菜,才因為味美而長遠流傳下來,成為傳統美食。

為了突出香腸臘肉這個主角,我用大光圈虛化了背景,是不是看起來更誘人呢?

今天在小區菜市場,看到商家做了很多香腸臘肉準備出售。有臘排骨、臘口條(豬舌頭)等,品種也更加豐富,看起來也更加誘人。

估計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家庭是購買臘肉和香腸了,特別是身邊的肉店,平時熟悉了,買起來也更放心些。

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家庭要自己做香腸臘肉,這也許是保留一個傳統,這也許是習慣了自己家裡的味道。我走進居住的小院,就看到了這些正在曬的香腸臘肉。

家裡已經準備好了香腸臘肉,等著你回家過年了哈!

早點平安回家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