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錚:有淚水的喜劇才是真正的喜劇

王寶強、黃渤和我的人“再”囧途

我跟王寶強成為一種組合,原因是因為我們身上的共同點特別少,從《人在囧途》的時候就給這兩個主人公定位,我代表了所有的社會型人士,代表著現代都市感,而王寶強代表了一種草根、一種平民的樂觀、樂天的精神,不那麼追逐利益的一種價值觀。當我們兩個放在一起,正好符合電影想要的一個氣質,我相信《泰囧》也一定會成為觀眾喜愛的電影。另外加入了一條黃渤的線,給整個旅程一定的壓力,喜劇感更強了,王寶強和黃渤都是非常天然的好演員。《泰囧》跟《人在囧途》比,整體制作水準、劇本規格設計、人物外部內部處理,其實更加升級,細節也更加豐富。《泰囧》的電影元素更加強烈一些,整體動作部分,包括很多臺詞,也更加淋漓盡致,相信上映了以後,觀眾可以看到我們在裡面花的心思。

在中國來說,王寶強真的是一段傳奇,天然的資質、悟性,包括他所有的細胞、長相、身材,他的靈性,都是使他走到今天的一個原因。他從開始演《盲井》和傻根,利用自己身上本身天然的特質,到開始掌握演技,可以完整地去塑造一個角色,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演員。在我們整個電影裡面,王寶強的配合度非常高,跟我一起吃了不少苦,很多動作都是親自來完成的,在開機的時候我跟寶強說:希望你詮釋“王寶”這個人物,能夠成為全劇組最快樂的一個人,我相信他做到了。

我和黃渤有過多次的合作, 不管是《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黃渤是個模仿能力、塑造能力、駕馭角色能力非常非常強的人,天然的那種捕捉感,使得他不管演什麼角色,只要造型造完了以後,就覺得靈魂附體,並且他是演技非常高超的演員,他能永遠給導演很多種方案讓你來選擇。所以我真正自己做導演,跟黃渤合作完了以後,明白了為什麼像管虎、甯浩這些導演,那麼願意使用黃渤當男一號。黃渤演跟蹤在後面的人物,需要把自己的心態放到很低,又承擔了一整條線索,黃渤完成得非常有趣,雖是一個反派,但是我相信觀眾也會喜歡他,黃渤與生俱來擁有這樣的能力。

最大的努力贏得團隊支持

劇本創作上,每寫出來一稿都會給陶虹看,並且徵求她的一些意見,這個交流在我們倆來說,其實很正常。除了我跟她個人的關係,我也認為她是中國女演員當中最富於演技的一個演員,非常能給角色內心塑造的演員,《泰囧》通過一頭一尾兩場戲,陶虹把這個人物給塑造出來,不管是從年齡氣質,跟我的匹配程度,我都覺得陶虹很合適。我演的是出現中年危機的男人,感情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最後由於他妻子和孩子的努力,把他挽救過來了,他自己也有所醒悟。我相信每個人的生活裡,婚姻裡,都會經歷各種各樣不同的起伏,也希望《泰囧》可以給我們一個啟迪,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對待自己的生活。幸福感覺其實是要兩個人共同努力,共同經營來完成的,這一點對人在這個世界上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第一次做導演,拿著故事就能夠找到支持、熱愛這個故事的投資方。我相信投資方不僅僅是看到了電影在商業上的可能性,而是故事本身氣質贏得了他們的喜愛,這個喜愛對我來說特別珍貴。相信劇組所有工作人員,攝影師、美術,包括服化道,大家都是衝著這個故事而來。像美術師最後離開的時候給我發一條微信,覺得是最美的劇組,對於這個戲來說,整個一路都是在歷經一個 途,內心是尋找幸福,尋找平靜的一個過程,因為這種理解,大家在一起工作的時候,都充滿愛意,我也很自豪,覺得自己第一次作為導演的劇組裡面,能有那麼一種天然優質的品質。

我在做演員的時候,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貢獻想法。這一次做導演讓我做得更加徹底,可以完全把想表達的東西,能提供出來的要求,去給到劇組的每一個工作人員。比如說道具師來問我,這一場怎麼樣?我可以非常快速地、明確地回答他,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大家在團隊裡都是幫助我來實現想法的。特別是攝影師,他們給予了我很多本來沒有想到的東西。所以我第一次做導演的最大感受就是很過癮,可以有一個充分的表達,反正好、壞都是我自己。整個劇組的創作階段,我想要什麼樣的形態,事實上在拍之前,一幕一幕已經在我腦子裡過一遍了,當我看到這些畫面一一被實現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喜悅。

自編自導自演還是會有很多辛苦的地方,我不斷要處在一個監控、投入表達的兩個不同角色裡,要充分地去轉換這種角色,一會要看一會要演。這個劇本里面我的戲份量太大了,比較辛苦一點。但是我相信這種辛苦是值得的,我希望自己努力的工作可以感染到劇組每一個人,因為大家本身也是來幫助我完成這個電影,這種辛苦是跟快樂並存的。

有淚水的喜劇才是真正的喜劇

泰國是一個心態相對沒有那麼浮躁,相對平和的一個國家,它的老百姓比較安居樂業,做事的方法比較慢,比較有規矩,他們的耐性、忍耐力比較隨和,他們身上、骨子裡有一種平和的東西,這一點是特別值得中國人借鑑、學習的。

《泰囧》是一個類型化非常明確的故事,是一個喜劇片,是一個公路片,想表達的主題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說現代的都市裡面的人盲目追求成功,但幸福指數降低了,也許你會在路途當中碰到一個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會給你帶來些許的改變。有一次偶然的機會到泰國,我發現泰國的整體節奏要比中國慢,所有的人都有一個信仰,每個人處事態度相對來說更加平和一些,安全感更強一些。異域元素在一開始都是打打鬧鬧,但是到影片當中的時候,突然整個電影的氣質轉變了,特別想讓兩個主人公有一種境由心生的感覺,風景很優美,但是人狀態很 ,整個旅途過程是經歷種種的洗禮,一層一層得到進化,到最後有一種迴歸的心態。

《泰囧》是一個公路片,出現的場景非常多,每一個場景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很幸運,按照我們拍攝規劃,一步一步都完成了。泰國的工作人員是有工作時間限制的,很多行程上不像在國內拍戲那麼方便。故事設置為拍攝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本身的製作難度也很大,碰到了後期的雨季,有不斷的下雨,也碰到了洪水⋯⋯但是從整體上來說,我們都解決和處理得挺好的,我覺得這種“囧途”對於我自己而言是一種真實感,有了這些小事以後,會讓大家覺得這是真的,並且會讓大家覺得更加難忘。

泰就是好的意思,囧就是囧的意思,我希望整個電影應該是大泰小囧。喜劇應該不僅僅讓人笑,如果追求那種僅僅讓人笑的喜劇,會失去喜劇真的意義。讓人笑的這個過程只是途徑和手段,最後的目標是讓人心中產生一種真正的感動,我覺得有淚水的喜劇才是真正的喜劇。我的目標不是非要讓人流淚,是把觀眾帶入到主人公的體驗位置上來,共同去體驗一段旅程,最後給觀眾一些啟迪的東西,如果這些啟迪的東西能夠讓觀眾走出電影院時有一種滿足感,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