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帶來的投資風口

2018年春節黃金週七天假期中,全國零售餐飲企業銷售額達到了9260億元,旅遊花費4750億元。這一系列驚人數據正是我國經濟增長中消費動能逐漸顯現的最好寫照。

| 本期節目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曹遠征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

宋向前 加華偉業資本董事長

金海年 諾亞控股首席研究官

左小蕾 銀河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

張懿宸 全國政協委員 中信資本董事長

周雲傑 全國人大代表 海爾集團總裁

林凡 脈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同時,報告中再度要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未來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值得期待。

曹遠征:中國居民收入在持續提高之中,特別是農民的收入提高非常之快,在過去十年中間,平均每年提高10%以上。

宋向前:今年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或超美國成世界第一。

金海年:消費升級體現在消費高層次化和多元化,比如說旅遊、文化、看電影等等。

林凡:職場社交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消費升級更明顯,他們的成長和他們對於各種知識也好,對於各種職業機遇的訴求,推動了整個中國的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帶來了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們的消費觀念逐漸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從單純的物質文化需求轉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然而就目前的消費品市場來看,存在著供需不平衡的現象。這就需要推動中高端消費,深化消費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優質產品供給,提升產業科技、商業模式的創新。

左小蕾:我們說需求總是在那裡的,但是如果你供給不去滿足它,那個需求就實現不了。所以我們從需求增長佔GDP比重增長的命題中間,實際上最後還是一個供給側結構調整的問題,你要提供新的供給。

張懿宸:中國人每年去海外消費,大概有差不多2000億美金這樣的規模,也就是說一萬多億人民幣消費,海外高消費表明中國的有效供給不足。

周雲傑:中國改革開放中消費者既是創造者也是受益者,未來消費者既是產品生產者也是設計者。

推進消費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中。近兩年持續火熱的“新零售”成為了這一領域的重要代表。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互聯網龍頭企業不斷與傳統零售商融合發展,在營銷、供應鏈、數據、物流等方面長短互補,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體驗和購物的便利程度。如何理解新零售;它將如何為人們提供更多個性化、科技化的產品與服務成為了兩會代表委員和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話題。

宋向前:為什麼“新零售”如此受關注?因為我們處在一個簡單的物美價廉的時代。未來商業競爭的核心在於對人的關注。

金海年:“新零售”意味著服務方式變得更人性化。

新零售不僅是個火熱的概念,在資本市場上也得到了熱烈的追捧。從去年開始,包括盒馬、步步高、海瀾之家、萬達、大潤發、永輝超市、銀泰、家樂福等實體零售商紛紛站隊阿里系或騰訊系。今年2月,阿里巴巴聯合泰康集團、加華偉業資本和雲鋒基金等機構以130億元投資了居然之家,則是這一領域的最新大動作。新零售時代,線下零售商如何利用技術提高效率,增加客戶與商家的情感互動、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等是線下零售商要面對的新挑戰。

宋向前:線下巨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機。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現在又多了另一個身份——麥當勞(中國)董事長。一年前,中信系成為麥當勞中國第一大股東。當時,麥當勞中國工商登記變更為“金拱門”,還引發了網民的熱烈討論。而在這一年中,麥當勞中國通過加速本地化,利用外賣、移動支付和數字化營銷等手段大幅改造線下門店,正在逐步將消費升級和新零售的理念應用到公司的實踐中。

張懿宸:麥當勞中國改名“金拱門”引爆關注純屬無心插柳,數字化營銷成為麥當勞中國增長新動能。

消費升級無疑成為了新的投資風口。從國外成熟市場消費升級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服務消費佔比將越來越高,休閒娛樂、醫療保健、教育通訊等都是各路資本看好的發展新動能和新領域。除了涉足食品行業,中信資本在這些領域中也進行了眾多投資佈局。

張懿宸:消費升級背景下中信資本,帶著哈藥一起買GNC,從澳大利亞的Ansell公司買下來的LifeStyles,都是我們判斷在消費升級中間用新的營銷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