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教你瞭解直方圖,拍出人人點讚的優質照片

看懂直方圖

在影像製作之前,要了解十分關鍵的要點——直方圖。照片的直方圖就像照片的鏡子一樣,可以反映出一張照片的細節和品質的好壞。標準照片的直方圖,都應該做到“撞牆不起牆”。

深入理解直方圖

首先,在 ACR 中打開多張照片。

切換到第 1 張照片,看這張照片的直方圖。直方圖的最右邊代表照片的最亮部;直方圖的最左邊代表照片的最暗部。一張標準的照片,它的直方圖應該是從最左邊到最右邊都分佈了像素,表明這張照片是全影調的。右邊代表最高光,以 255 表示,代表最白;左邊代表照片的最暗部,以 0 表示,代表最黑。

打開新的示例照片

這張照片,暗部恰到好處,但高光略有不足。在“基本”面板中單擊“自動”選項,可以看到,照片馬上亮起來了,直方圖的右邊頂到最邊緣,直方圖的左邊也頂到最邊緣,於是就校準了照片的亮度和對比度,使照片接近一張“標準”的照片,這個“標準”是指亮度與反差都標準的照片。那麼這個“標準”靠什麼來說話呢?答案就是直方圖。直方圖應該做到暗部與高光都“撞牆不起牆”,意思是將直方圖的左側與右側邊緣分別當成一堵牆,像素只能撞到牆,但不能升起,即不能溢出,也就意味著暗部或高光有足夠的細節。

利用“自動”功能優化照片影調層次

如果降低黑色,就可以使直方圖左側“起牆”;如果增加白色,就可以使直方圖右側“起牆”。“起牆”就意味著暗部或高光的細節丟失,升得越高,意味著丟失的細節越多。可以看到,增加白色,直方圖中的高光“起牆”,在畫面中高光的細節就全部丟失了,一片“死白”。因此,一張照片中不應該有“死白”或“死黑”的區域。

直方圖白色“起牆”

降低黑色,可以看到,直方圖的暗部“起牆”,畫面中的暗部也變為“死黑”一片。對於一張好的照片來說,暗部不應該“死黑”一團。

直方圖黑色“起牆”

這就是一張照片的起點,起點就是以直方圖作為判斷,要做到“撞牆不起牆”。不用在乎直方圖峰值的高低,只看暗部和高光區域。而且,看直方圖時,並不需要看彩色直方圖,只要看白色的直方圖即可。

合理的直方圖狀態

目前,這張照片的直方圖是比較完美的。但是,完美的直方圖並不意味著照片就完美。完美的直方圖只代表這張照片的細節是完美的,而不代表效果。因此,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控制照片的暗部、高光,以及曝光、色彩,最終保證直方圖是“撞牆不起牆”的。

優化照片影調層次、細節與色彩

這就是影像的起點,第一步就要看直方圖,然後在每調整一步的過程中,都需 要注意到直方圖的左右兩端是否發生了“起牆”的現象,這種說法是對於絕大多數 常規的圖像來說的,即正常的圖像。那麼哪些是不常規的影像呢?即創意的,不需 要黑色或白色細節的。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2018-08-01

ISBN:978711548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