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過早,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獨家記憶,來武漢你不做這件事,那真可謂是白走一趟!

是登黃鶴樓?走長江大橋?逛戶部巷?還是賞武大櫻花?錯!就兩字“過 早”

說起早餐,那武漢人一定是最講究的。從“過早”二字就足以看出武漢人對早餐的儀式感!

一般我們都只說“過年、過節”,但我們武漢人偏偏就不說吃早餐,就要說“過早”。

這足見過早在武漢人心中,已經是不可撼動的地位!

在武漢過早,對選擇困難症來說可謂是天大的苦楚,太多!沒法選!

咱們就從大家最熟悉的熱乾麵說起。

在武漢熱乾和面要分開來講,因為在我們武漢人眼中熱幹只是一種做法。

什麼熱乾麵、熱幹寬粉、熱幹細粉、熱幹湯麵、熱幹豆絲、熱幹所有!

不光如此,配料也十分考究,紅油熱幹、全料熱幹、牛肉熱乾等等,

光這一樣就弄得你昏頭轉向,可以說不在武漢待上個幾年是品不完所有熱幹風味的。

很多外地朋友嫌我們武漢人誇大其詞,說熱乾麵又乾又硬一點都不好吃。

那我只能說一聲“抱歉,因為賣的時候忘記附帶一份吃麵說明書了。

通常你拿到的面裡只有醬面和滷水,小吃貨你可千萬不要就這樣開吃了。

武漢人講究個性獨特,真正的美味全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勺醋、半勺辣油、一簇蒜蓉、一撮小蔥、一把香菜、最後再點上辣蘿蔔。

你只管乘著熱氣攪拌,等混合均勻完全,夾起一筷放進嘴裡。

不等你反應,那芝麻醬香就已經在你味蕾上炸開、和著辣油的辣味。

你的每個細胞都會不由自主地蹦跳、翻騰。等辣味、香味漸漸消散,濃濃滷香便滾滾襲來。

配著麵條的筋道和蘿蔔的香脆,你只管咀嚼!

等一切吞腸下肚,整個人彷彿已在仙境遨遊一番,說不盡的舒爽!

除了熱乾麵,你一定要嚐嚐武漢過早另一霸主:“豆皮”

在武漢,老通城的豆皮可謂一絕。

師傅做豆皮十分講究,先將黃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裡攤成薄皮,

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鮮蛋、鮮蝦仁等餡料,用油煎制而成。

其皮金黃髮亮,入口酥鬆嫩香。雖不及熱乾麵那般誘人,但足以滿足你的味蕾了!

倘若你喜歡大味、重油,那武漢一定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油餅、油條、油麵窩、燒賣、煎包、糯米雞!

這些油炸之物可能太過樸素,但武漢人無窮的“過早”智慧是你想不到的。

糯米包油條、油餅包燒賣、餈粑面窩。。。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的食材,在武漢人極富想象的拼接中迸發了一種新的魅力!

我最愛吃的要屬糯米包油條

,這兩者的組合十分奇妙。

它有鹹甜兩種風味,若愛好吃甜食,那一定要裹上甜糯米。

一口咬下,糯米裹著油條。糯米鮮香軟糯,油條酥脆噴香,那恰到好處的甜度,完美的中合了油條的油膩。

這些大膽的組合,是武漢人在吃上最高明的智慧體現!

談到重油,一定不能不說聞名三鎮的

嚴氏燒賣

這家老字號的燒賣可謂是做出了燒賣的靈魂!

個大,皮薄,餡兒多;糯米鬆軟,帶著油光,有鬆軟的豬肉和香菇丁點綴在其中

;一口下去若是沒把握好,餡兒可能就和流沙包一樣流出來了。

不同其他地區,它的味道是偏鹹的,又帶著黑胡椒的辣味。

整一個文弱書生也會吃成了彪蠻大漢。所以別人說武漢人潑辣豪爽,我想原因也不過如此吧!

其實瞭解武漢,只用瞭解武漢人的過早即可。因為過早已經是武漢人一天生活的核心和靈魂。

在碼頭時代,工人和市井百姓趕著上班,大家會端著便於行走的早餐,邊走邊吃。

端著吃已成為武漢人的特殊技能;以上提到的這些早餐,也全無貴者,個個都是再親民不過的東西;

然而就是這些東西,支撐著這個城市一個個齒輪從清晨開始的轉動;

一口口油鍋;一桶桶燙麵的熱湯;一碗碗滷水、配料;

一雙雙竹製筷子,這是撐起這個龐大城市機器運轉的溫暖的核心動力。

民以食為天,然而在武漢,以過早為天。

因為這些餐點,往往不只是早餐,也可以是中餐和晚餐;

配上蛋酒、稀飯、綠豆沙或者鐵鍋豆漿,可以支撐人們一整天的生活而不會花費太多。

一座城市的飲食往往就代表著它的文化,武漢的早點,易攜帶、重口味、實惠。

正迎合著碼頭文化中,對快節奏飲食和低水平消費有要求的人群。

武漢的獨家記憶,盡在這一家家早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