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序)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出版說明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它原是唐代般若譯的《華嚴經》四十卷中的最後一卷。因其“文理俱優”、“切於日用”(明代智旭語),譯出後不久,便獨成一經,廣為流佈。經中主要講述了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誦的《普賢菩薩十大願》即源於此。本書是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普賢行願品》的講記(原名《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作者以通俗的口語,對該經的宗趣大意,特別是一般人不易讀懂的偈頌作了別開生面的講解,並附列了有關“行願”(修行與大願)方面的各種資料。書名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願”而言的。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臺灣老古文化事業公司授權,將老古最新版(2001年版)校訂出版,以供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2年4月25日

南懷瑾: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記(序)

南師懷瑾先生公元一九八五年元月講於十方禪林寒假共修會

你們目前這幾天用功修持準提法,一開始還算精進、專一,但是連續的幾個七期,是否能堅此一念,貫徹始終,甚至法會圓滿後,仍然能將自己全部身心投注於準提佛母無盡無邊的深妙法海中,那就要看各人所發成就無上菩提的願心,是否真切而定了。

修持密法,或者顯教的各種法門,所為何來?講究的還不是經過如法的修習,得到圓滿成就。成就的時候自然解脫,自然成佛。千萬不要有世俗做生意的投機心理,心存利害關係,計較取捨,那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微不足道。功名富貴是過眼雲煙,成佛成魔也是過眼雲煙。真正成佛解脫者,是連佛也不成。無所謂佛,也無所謂魔,當下成就,一切解脫。

你們有的在這裡聽課、修行了那麼久,雖然有點效果,但是一切眾生的根本大病──我相、見思二惑,以至貪瞋痴等等,仍去不掉,修行還沒有真正得力。為什麼呢?大家以為自己已經在用功修行,其實往往只是坐在那裡貪圖自己那點清淨的感受而已,這不是道啊!修行得不到佛經上所說的那些根本變化身心氣質的受用,原因在於沒有發起懇切求法求道之心,身口意三業沒有虔敬專一地投入普賢菩薩廣大深密的行願海中,談不上對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所說的教法,身體力行去“信受奉行”,你們有嗎?

所以,有許多人學佛學了一輩子,到底所為何來?“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迷迷糊糊鑽了大半生,世法出世法搞得兩頭空,何苦啊?!

再慎重地告訴大家,修密法沒有秘密,密在各人心中。而準提法是密法中的別法,特別殊勝的法門,它包括了止觀,包括了參禪,同時包括了淨土,並且又能完全依仗諸佛菩薩的加被。因此你們要將自己的身心徹徹底底地投進去,投到哪裡去啊?!還不是投到本身原來圓滿具足的自性海中,毫不保留,毫不懷疑,這就對了。

現在大家這麼多人在一起共修,所擬定的這一套修持與法器敲打的規矩,對於你們將來個人住茅篷專修也好,集合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參共修也好,都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要知道,整個團體就是一個人,修法時的結手印、散手印,利用木魚、磬、鼓來引導一致,那是必需的。再者一個人也就是團體,將來各位自己獨自專修時,千萬不要忘記,修行是與法界一切眾生一起共修,要有這等廣大的心量,修行才能迅速成就,也才是真正在學佛修道。

有關修持準提法的基本觀念、唸誦要訣、儀軌程序、觀想方法,乃至其它許多相關事項,我大致都跟你們講了。以前我也曾經在寒假禪修講“般若正觀”法門時,首先提到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普賢行願品》的修法。這是學佛學道最關鍵性的信念所在,我們的心量要以普賢菩薩廣賅無盡三千大千世界虛空般的行願力為榜樣,方是真修行人,才是真佛子。

像你們現在於壇場裡修法觀想時,若一邊唸咒,而一邊還在打妄想的話,那便是在造惡業,與修習準提法何干?!真修之人,全心全意地修,念念孜孜地修,隨著旁邊法器的節奏,有如一條利鞭密集地抽打下來,不知減少了大家多少亂造惡業的機會,想說說閒話,或者對於人生怨東怨西,也都沒時間了。如此消極地少造了許多惡業,累積起來,變成積極地在造善業。大家現在雖然所念的是咒子,其實也等於實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禮讚諸佛”的願行,如果真能徹徹底底從心中熱切地生起普賢菩薩大行大願的情操來,便能突破我們多生累劫來的罪障惡業,那麼迅速成就菩提道果,夫復何疑?!

學佛修任何一法,都必須在根本上銜接這生髮一切無量功德的總電源──《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現在我們翻開《普賢行願品》中的偈頌,重新溫習一下。

臺北十方禪林 整理

目錄

01、前緣 02、所有十方世界中 03、普賢行願威神力 04、於一塵中塵數佛05、各以一切音聲海 06、以諸最勝妙華鬘 07、最勝衣服最勝香 08、我以廣大勝解心09、十方一切諸眾生 10、十方所有世間燈 11、所有禮讚供養福 12、我隨一切如來學13、未來一切天人師 14、所有十方一切剎 15、十方所有諸眾生 16、我為菩提修行時17、天龍夜叉鳩槃荼18、勤修清淨波羅蜜 19、於諸惑業及魔境20、悉除一切惡道苦21、我常隨順諸眾生 22、所有益我善知識23、願持諸佛微妙法 24、我於一切諸有中25、一塵中有塵數剎26、普盡十方諸剎海 27、一切如來語清淨28、我能深入於未來29、於一毛端極微中30、速疾周遍神通力 31、清淨一切善業力32、普能嚴淨諸剎海33、三世一切諸如來 34、一切如來有長子35、願身口意恆清淨36、我為這淨普賢行37、我所修行無有量38、文殊師利勇猛智 39、三世諸佛所稱歎40、我既往生彼國已41、彼佛眾會鹹清淨42、蒙彼如來授記已 43、十方所有無邊剎44、若人於此勝願王45、即常遠離惡知識 46、往昔由無智慧力

(本刊將在適當時間全文連載,敬請關注)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所有恩,

下濟一切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安樂國!

請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唸經、

戒殺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學佛精進、福慧雙修、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