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移動硬盤遇上固態,竟擦出了這樣的火花!希捷飛翼酷魚SSD評測

日常生活中,通過U盤與移動硬盤傳輸數據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對於程序員、設計師、影像工作者來說,移動硬盤更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電腦外設。但受限於機械硬盤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傳統移動硬盤在傳輸大文件或是分散的多個文件時速率是比較慢的,全球最大的硬盤製造商希捷新推出的飛翼Fast SSD移動固態硬盤正是為解決這一難題而來,究其表現怎樣,請看詳細評測。

外形纖巧輕薄,攜帶輕便

飛翼 Fast SSD採用精緻纖薄的設計,厚度僅為9mm,重量僅為82g,只相當於傳統的HDD移動硬盤三分之二的大小,攜帶起來方便的同時也更加抗衝擊。硬盤主體是磨砂手感的ABS塑料,手感細膩不沾指紋。正面則貼合了一塊印有希捷LOGO的陽極鋁外殼,美觀的同時也能幫助硬盤散熱。




在硬盤前部有一個Type-C接口以及一個白色LED指示燈,除此以外再沒有其它的開孔。硬盤四周也經圓潤打磨處理,握持感佳,整體設計簡潔大方。隨硬盤還附贈了一根Type-C to Type-C連接線和一根Type-C to Type-A USB 3.0連接線。





即便是在空間不大的桌面上,飛翼Fast SSD也絲毫不顯得佔地方,其大小僅比一張名片略大,非常適合作為筆記本電腦的擴展存儲盤。低調典雅的銀灰色與黑色組合也能適搭大部分筆記本電腦。此外,飛翼Fast SSD可以完全兼容Type-C接口的智能手機。





讀寫均超500兆,等待傳輸成為過去

作為一款SSD移動固態硬盤,數據傳輸速度當然是最重要的參數,同時也是飛翼Fast SSD最令人期待之處。我們使用測試軟件對飛翼Fast SSD移動固態硬盤在USB 3.1 、USB 3.0以及Type-C三種傳輸接口下進行了測試。

USB 3.1

Type-C


USB 3.0


實測


測試結果表明,我們手上這款飛翼Fast SSD確實名不虛傳。在將其連接到USB 3.1接口上時,測得最好連續讀取速度為559.1MB/s,寫入速度為519MB/s,4K隨機讀寫也有210.3MB/s和191.6MB/s。Type-C接口下的測試數據與USB 3.1接近。而在使用USB3.0接口測試時,受限於接口性能,成績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尤其是寫入速度方面,4K隨機寫入只有37.46MB/s。實測多個小型文件傳輸時,硬盤的傳輸曲線比較穩定,總的來說飛翼Fast SSD讀寫效率是HDD移動硬盤的5倍以上。

自動同步,來去自如

除了採用SSD方案和Type-C接口這兩個最大的亮點之外,飛翼Fast SSD附贈的Seagate Toolkit軟件也很有特色,其功能是幫助用戶自動同步數據。在對備份文件夾、同步文件夾完成設置後,軟件就會靜默地完成數據傳輸,無需人為干預。後續使用時用戶要做的僅僅是把移動硬盤連接上,配合超快的傳輸速度,文件數據同步簡單快捷。





孿生兄弟BarraCuda SSD酷魚固態硬盤

其實,攜帶方便的飛翼Fast SSD移動固態硬盤還有個孿生兄弟BarraCuda SSD酷魚固態硬盤,兩款SSD用的是同一套主控,PCB結構也高度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酷魚固態硬盤採用的是SATA III接口,是一款2.5英寸固態硬盤。盤體造型也更加硬朗,外殼為黑色磨砂鋁合金,沒有多餘的裝飾。





性能出色,穩定不掉速



我們同樣對酷魚固態硬盤的進行了數據數據傳輸測試。其連續讀寫速度分別為534.6MB/s和508.1MB/s,4K隨機讀寫也取得了317.3MB/s和231.1MB/s的好成績。在長時間傳輸多個小型文件時,也沒有發生掉速的情況。

評測總結:高速便捷,解決用戶需求

希捷飛翼Fast SSD是一款為解決用戶需求而設計的創新產品,無論是體積控制,還是傳輸速度,再到接口標準,這款產品都走在了行業的前沿。傳輸一部10G大小的影片只需要十餘秒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最高2T的容量也讓固態硬盤的可玩性大大提高,例如將其打造成一個可移動的系統盤、可移動的虛擬機等。BarraCuda SSD酷魚固態硬盤也延續了希捷一貫優秀的品質,傳輸性能穩定,5年質保也體現了希捷進軍消費級固態硬盤市場的誠意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