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F-35“大象漫步”的背後

11月19日,美國空軍現役第388戰鬥機聯隊與第419預備役聯隊出動36架F-35A“閃電II”第五代隱形戰機,在美國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開展該機型的首次“大象漫步”演習。在跑道上集體擺拍後,其中35架戰機在極短時間間隔內依次起飛昇空,然後以編隊方式進行飛行展示,另1架F-35A戰鬥機疑似出現某種問題,未參與後續的起飛作業。

形成規模戰鬥力

“大象漫步”是美國空軍特定術語,指數架戰機起飛前,在跑道整體集結,形成互相靠近的密集隊形,如同大象成群結隊向水源地進發的場景。根據此次預演方案安排,兩個中隊的F-35A戰機在跑道上列隊整裝就緒,啟動發動機首尾相連“行走”。之後按照演習任務具體要求,分批次以最小間隔起飛執行作戰任務。據美空軍發佈的消息,在這次任務中,兩個中隊的F-35A以雙機編組起飛,起飛間隔20秒,35架戰機在11分鐘內起飛。希爾空軍基地還稱,目前該基地每天的訓練水平是30~60架次,截至上月,F-35A飛行已突破1萬架次,保持了良好的戰備率,可隨時部署到世界上任何地方,並有能力擊敗任何地方的潛在對手。

早在2014年,美空軍就宣佈F-35達到初始作戰能力,但尚未投入實戰。今年5月,以色列宣佈使用F-35執行該機型史上首次作戰任務,但沒有公佈任何細節。9月27日,美海軍陸戰隊的一架F-35B戰機從“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上起飛,使用激光制導炸彈和機炮吊艙,對阿富汗坎大哈省的目標進行攻擊,標誌著F-35戰機首次完成公開的單機實戰任務。此次F-35戰機集結,以“大象漫步”的形式,傳遞出F-35戰機已形成規模戰鬥力的信號,具備以混合編隊投入到聯合作戰的能力。

作為美國和其盟國在21世紀的空戰主力,F-35將在未來全面替代F-16、F/A-18C/D、AV-8等各類機種及作戰平臺,成為美軍進行地面和海上聯合攻擊的通用機型。根據美國空軍的擴軍計劃,現有的55個戰鬥機聯隊到2030年將再增加7個,新增戰機主要以F-35為主。另外,美國國防部提出在一年內將包括F-35在內的四款主力戰機的戰備率提升至80%,這也成為美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著力提升F-35作戰能力的主要動力。

降低成本改進技術

按照美軍的設想,F-35是同F-22進行“高低搭配”的低端戰機,起初的定位是突出其通用性與持久性,因此F-35設計為單座單發動機、多軍種通用、多用途戰機,並採取各軍種聯合研製、美國主要盟友廣泛參與的形式。F-35主要的研製工作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承擔,最終生產基地分別位於得克薩斯州沃思堡、意大利卡梅里和日本名古屋。

F-22因成本的飆升和天價的生命維護週期榨乾了五角大樓的錢袋,其生產線在生產了不到200架戰機後被迫提前關閉。F-35起初主打“廉價牌”,但後來同F-22一樣掉入“價格陷阱”,成為五角大樓迄今最“燒錢”的武器系統項目。據悉,F-35的單機採購價格一度在1億美元(約合7億元人民幣),如果算上研發、維護和升級等後續費用,那麼每架F-35的生命週期成本約為3.73億美元(約合26億元人民幣)。為此,特朗普從競選期間就屢次喊話,指責F-35項目造價太高,要求降價。隨著大塊研發費用已由早期的“小批量試生產”批次分擔,目前F-35的價格狀況有明顯改觀,在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後,價格有望進一步降低。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作出降價承諾,通過提升技術來降低F-35的製造成本,其中包括採用新的噴塗設備,新型低溫機加工工藝等。美國軍方為此專門撥款,幫助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生產、零件供應等過程進行成本優化。F-35聯合項目辦公室還對採購合同進行必要調整,將國內訂單同國際訂單合併,保證投資和生產的穩定性。在多重措施推動下,第11批“小批量試生產”F-35A的採購價已降至約9000萬美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較上一批降低6%。在2020年定案的第14批合同預計將把F-35A的採購價進一步降到8000萬美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左右。

諸多弊病顯露無遺

雖然F-35有了一定的價格優勢,但在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不小隱憂。由於承載過多新技術且服役匆忙,美軍採取邊投產、邊裝備、邊改進的辦法,使得F-35埋下諸多技術隱患,自服役至今“命運多舛”。

首先是軟件系統問題。F-35的軟件源代碼達到驚人的1900萬行,幾乎是F-22的四倍。軟件越複雜,出問題的概率越大。傳感器、電子戰和武器系統的軟件問題導致威脅感知模糊不清,精確打擊能力受到影響。自主後勤信息系統屢屢出現超控問題,無法有效跟蹤並診斷戰機上各部件的狀態。維修管理系統不能準確確認部件的替換,維修行動緊迫性代碼不能判別破損部件的損壞程度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F-35的實戰性能。

硬件故障對F-35更致命。彈射器系統的設計缺陷使飛行員面臨頸部嚴重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因發動機、起落架、電池故障,F-35遭到過不同程度的損壞。2017年,由於連續發生5起機載供氧系統故障,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的F-35全體“趴窩”。今年9月28日,一架F-35B型戰鬥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陸戰隊航空站附近進行飛行訓練時墜毀,這是F-35首次發生墜機事故。後經調查,問題出在發動機的油路系統上,致使美軍所有F-35B停飛檢測。

此外,F-35還處於“洩密風波”中。目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正極力叫停向土耳其出售F-35戰機,原因是土耳其已敲定引進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如果土耳其同時擁有F-35和S-400,就有能力發現S-400在探測F-35時的效力如何,其所獲取的重要數據有可能被分享給俄羅斯,俄方將據此對其防空體系進行調整和升級。由於土耳其自1999年就參與到F-35的研發之中,F-35機身中段的30%由土耳其製造商參與生產,如果將土耳其踢出F-35項目將推高成本,並延誤生產進程,釀成更大損失,這使美國及其盟友陷入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