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航”起義:69年前的今天轟動世界的一幕


1949年11月9日,國民黨中央航空公司和中國航空公司在香港的2000餘員工和80餘架飛機通電起義,當天就有12架飛機在央航總經理陳卓林和中航總經理劉敬宜率領下飛往北京、天津。“兩航”的歸來,對於新生的政權而言,恰逢其時。周恩來總理稱它是“具有無限前途的中國人民民航事業的起點”。圖為停放在中國航空博物館的“兩航”起義領航機。


1949年8月25日,國民黨中央航空公司副駕駛李福遇在廣州白雲機場單機起義,駕機飛抵達南京。李福遇的歸來,可以看成是“兩航”起義的“前奏”。
1949年11月9日凌晨5時,“兩航”通電起義,12架飛機從香港啟德機場起飛,改變原定航線,直飛北京、天津。圖為香港啟德機場。
啟德機場“兩航”職工在飛機尾部貼紅旗標誌準備飛回大陸。
依次準備起飛的“兩航”飛機。
“兩航”起義飛行線路圖。
“兩航”起義全體飛行人員在天津市人民政府睦南道招待所合影留念。
毛澤東主席致電祝賀兩航起義。
1949年11月15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宴請兩航起義北飛人員。
中航公司總經理劉靜宜和央航公司總經理陳卓林。
毛澤東主席親自為“兩航”起義北飛領航機題寫“北京”號。圖為工作人員正為“北京”號剪綵做準備。
1950年8月1日,“北京”號飛機在廣州白雲機場起飛,新中國民航最早的國內航線由此正式開通,史稱“八一開航”。圖為“北京”號機組人員在飛機起飛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