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奇劫》:高強度死亡天作案,反派是不是對生活有什麼誤解?

在所有的電影題材裡,災難類和冒險類的題材最具娛樂價值和商業價值。即將於下週上映的《颶風奇劫》就是一部大製作、高強度的大片,感官震撼上絕對可滿足觀眾獵奇心理!

僅從片名說,《颶風奇劫》的電影名字就充滿了誘惑力!故事到底是如颶風般的速度搶劫,還是在颶風下實施搶劫呢?這必然是大家關注的第一個問題。然而,看電影之前最好也要要了解點關於颶風的概念。有媒體曾評論這個災難的威力:“颶風橫掃之處城市化為汪洋”;有專家給出更為驚人的說法:“颶風的強雷暴系統能量相當於一枚250萬噸的核彈爆炸,一次颱風從海洋吸收的能量相當於億噸TNT當量,而二戰中廣島上空爆炸的原子彈也只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一次中等強度颱風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攜帶25億噸 水移動數千公里......”。可想而知,電影的反派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當然,我還想補一句就是:“不作死就不會作!”。一般來講,颶風眼來臨時,水中旋渦越圓、越深、越小,它的旋轉速度也快,其能量也越大。反派一開始低估了颱風的規模,咱們的修理工實則氣象學博士在海邊發現了跡象。就在同一天,財務部女監察探員也負責押運一批6億美元殘舊貨幣到碎紗廠處理,一群全副武裝的盜賊想在居民疏散後,趁亂打劫。天災和人為災難同時降臨在這個小鎮.....

像《深海浩劫》、《天地大沖撞》等災難電影是在劇情中切入倒計時,觀眾看著主角陷入危險,開放式的連入了惡化趨勢圖。而《颶風奇劫》對目標走勢一無所知,觀眾和角色一起體驗焦慮、對抗。它有兩個主題塊:一是災難,二是冒險。

《颶風奇劫》的題材新穎。隨著情節的推演,整個打劫計劃被還原。不知道是不是天生有反骨因子,還是反派顏值令人有天然的傾向?總之,我覺得反派也可愛極了。首先,颱風天警力、居民注意力都在災難上面,相比於“保命”還是“管閒事”,前者肯定更重要;其次,6億美元確實能過上好日子,富貴險中求;最後,這些殘幣反正要被攪碎當作垃圾重新分類,那搶來一次算不算廢物利用呢?基於這點小心理,《颶風奇劫》出現了兩組打劫的人馬,暫且命名為:一組是警力組,另一組是黑客組。整個電影戲足,入戲感也非常強烈,它捕捉到了觀眾對於劇情和激情的訴求。從內容上講,無論是災難天氣,還是故事主線,都有奇觀價值。就我通過目前的資料得知,美國也還沒有找到如果制服颶風的辦法,所以故事空間有很大的開拓性和討論點。導演也通過幾處意象的表達,比如透過窗戶看遠處的颶風面目猙獰,生心恐懼。

除了故事本身以外,演員的演技也非常棒,!男主角無論是爬到塔上的畫面、還是呼嘯而過的大貨車車頂、他們的動作力量爆發都足夠過癮,娛樂商業價值較高,符合觀眾對電影主題的預期。可以說,看完電影就是兩個字“暴爽”。在劇情結尾時,三個人在車艙內對這筆意外橫財如何處置討論起來,也給觀眾留下了思考。他們是帶著2億美元去墨西哥揮霍,還是安安分分的交給國家?這個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了,或許大部分人和他們一樣殊歸同路。

在視覺表達方面,《颶風奇劫》可以給個五星,因為整片幾乎超過80%的畫面呈現了天氣的惡劣。一開始,在斜雨和大風中阻攔塔上的信號,令整個劇情充滿了極強的緊迫感。尤其是雙方都知道網絡信號的時效將聯繫到黑客的成敗,成功製造了粗線條的瘋狂動作。而後,兩組人馬交換人質時,正方毫無勝算的,交易時的場面無論光線還是色彩都很平靜,反方獲得知道密碼的人已經是囊中之物,孰料,從天而隆的洪流徹底站隊正方,反派被衝到了濤天的洪流之中,這種反轉劇情充滿了細節的張力,視覺刺激強烈,震撼人心。整個電影的影像構思在後面設置的越來越氣勢磅礴,災難的衝撞效果強烈。尤其是還有800公里颶風就要跟上來的片段中,超長號的車在颶風之下形成了新的災難意識:“在暴力世界裡以暴制暴”!

綜上所述,就十一月份同檔期的電影來說,我最看好《颶風奇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