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15國語言,能唱中文歌,但這柬埔寨男孩的故事,一點也不美好



所謂“天才”的背後,往往是常人無法體會的辛酸。


· 世界華人週刊出品 ·

見微知著,解讀神奇世界中的必然


近日,網絡被一個柬埔寨男孩洗版。據報道,這個小男孩今年已14歲,在當地一間簡陋的學校讀9年級,至少懂得15種語言。

視頻裡,這個柬埔寨小男孩為了向遊客推銷商品,對著鏡頭,一口氣切換N種語言。

這則視頻被大馬遊客Venus Gwc放在網上,立即引起網友高贊“語言天才”。

但也有網友表示心疼:如果不是生活艱辛,誰願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

的確,當他唱《我們不一樣》時,將歌詞改成:“我們在這裡,賣東西給你……”

稚嫩卻飽含滄桑歌聲,不止打動了遊客,更是刺痛了大家的心。



Venus Gwc與男童合照

這則視頻,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早上讀書,下午賣東西”柬埔寨孩子的勵志故事。

更為我們揭開一層生活的面紗,去關注柬埔寨背後千千萬萬孩子的辛酸童年。

01

講到柬埔寨,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亞洲四大、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

柬埔寨靠著祖先留下的遺蹟,每年可吸引近300萬的遊客,創造高達17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但吳哥窟這顆由鼎盛王朝留下來的璀璨明珠,並沒有讓後代的子民擺脫厄運與貧窮。

今天的柬埔寨,是一個多數人民一天只賺1美金的東南亞最窮國。



一生漂浮在洞裡薩湖上的水上人家

貧窮,讓柬埔寨兒童面臨的問題,不是讀不起書,而是如何掙扎著活下去。

就在首都金邊周圍,就有近3萬名的兒童靠拾荒為生。

這些孩子當中,有的甚至不足10歲。



他們解決困境和飢餓的唯一辦法,是用鐵鉤在一堆垃圾中尋找可回收的塑料、麻袋、金屬。

一天工作10小時,收入只有0.25~2美元。

但即使是這麼廉價的工作,也需要他們花費兩三年時間,才能辨別出什麼樣的垃圾能賣到錢。



美國紀錄片Small Voices捕捉了柬埔寨黑暗的底層生活

除了在垃圾場拾荒,另一群兒童則在做與成年人一樣的工作。

在柬埔寨大大小小將近3000家的磚廠,無數名未成年孩童,被當成年人來僱傭,瘦小的身軀在忙碌中扛起一家人的生計。



據聯合國報告,在柬埔寨,5~14歲的兒童約有45%在工作。

他們沒辦法接受初級教育,一起床就要到磚廠上班,或是鹽田打工,或是幫人按摩。

貧困壓垮了柬埔寨孩子的童年,“幫父母多賺一點錢”成了他們兒時的共同回憶。

十幾歲就要學會謀生,為家庭負擔開銷,似乎成了他們的宿命。

02

童工問題,在貧窮的柬埔寨尤為複雜。

柬埔寨是低度開發的第三世界國家,這使它同時成為外企的投資天堂。

柬埔寨政府為了吸引外資,放出“外匯無管制、外資100%持股、9年免稅”等優惠政策。

衝著這些政策,世界上許多名牌成衣廠如阿迪達、H&M,都到柬埔寨設廠。



而柬埔寨低廉的勞動力特別是童工,更是吸引外資的原因之一。

可柬埔寨政府一邊想通過吸引外商發展經濟,一邊又迫於國際勞工組織的壓力,試圖禁止童工參與工作。

問題是,在這個貧窮的國度,如果禁止使用童工,可能會導致亟需賺錢養家的兒童投入傷害更大的工作。



在我們看來,兒童在風景區賣紀念品已足夠艱辛。

但對於柬埔寨孩子而言,能在景區賣紀念品、垃圾場拾荒、磚窯搬磚,這已算是活在天堂。

真正的地獄,並不會呈現在人前。

吳哥窟壯觀美麗的神殿與廟宇,所衍伸出來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並非童工,而是童妓。



據旅遊業估計,前往柬埔寨的男性遊客當中,就有超過兩成的目的是性觀光。

很多人甚至是專門去找女童或男童,柬埔寨儼然成了性產業重鎮。

性觀光的泛濫,不僅使柬埔寨成了人口販賣的來源國和目的地國。

更嚴重的是,許多貧窮的柬埔寨父母,迫於生計只好出賣自己孩子的童貞。

無論男孩女孩,都成了販賣資產。



紀錄片《柬埔寨日常》(Every Day in Cambodia),聚焦柬埔寨嚴重的人口販運及雛妓問題。

這些孩子在被送到旅館之前,父母會帶他們到醫院開一張“童貞證明書”。

這紙證明書,可以讓孩子的童貞一晚上值300美金。

這是整個柬埔寨社會不能說的秘密。

而這筆小小數目,卻是許多日收入不足2美元的柬埔寨家庭,一輩子都無法累積的財富。

據統計,柬埔寨10萬名性工作者中,就有1/3的人年齡不到18歲。

在無法翻轉的貧窮面前,他們只能將孩子的“童貞”當成家裡“最值錢”的東西變賣。

這些被迫長大的孩子,在殘酷的現實面前 ,也只能用瘦弱的身軀扛起一家人的生計。

03

有人就會問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昔日最輝煌文明的吳哥王朝,成了現在的悲慘世界?

要知道,歷史上的吳哥王朝在鼎盛時期,版圖曾橫跨泰國、越南、緬甸啊!



吳哥窟牆面生動的浮雕,不難想見吳哥王朝的盛況

而現在的柬埔寨呢?

論發展建設,它不如泰國;論投資環境,它不如越南;論土地人口,它比不上緬甸。

唯一居世界之冠的,竟是柬埔寨境內的上千萬枚地雷。



據國際紅十字會統計,約有1.2億顆地雷分佈在64個國家,而數量最多的就是柬埔寨。

柬埔寨的地雷多到什麼程度呢?

多到每個國民發一顆都還有剩餘。

回顧柬埔寨歷史,我們發現它先是被法國殖民90年,後又被日軍佔領。

好不容易到了1975年,輪到柬埔寨人自己統治,卻又經歷了紅色高棉大屠殺。



紅色高棉大屠殺遺留的骸骨,死亡人數估達200萬人

這場大屠殺,被學者評為“與納粹德國相提並論的20世紀人類最大的人為災難之一”。

它幾乎將知識分子全部洗清,剩下的都是些缺乏知識的平民,直接導致今日柬埔寨無力重建。

而後,越南共軍入侵柬埔寨,建立傀儡政權,推翻了紅色高棉。

卻因為雙方交戰,在全國地下埋下數以萬計的地雷。

而這些地雷,讓每236個柬埔寨人,就會有一個因誤踩地雷而喪生或殘廢。



儘管每年都有國際組織四處排雷,但柬埔寨境內仍有一千多萬顆地雷,深藏在荒煙漫草中。

大屠殺加上地雷,柬埔寨成年人死的死,傷的傷,現在人口一半以上都是未成年人。

靠孩子支撐一貧如洗的家庭,維持著溫飽,成了近八成柬埔寨人民的生活寫照。

04

除了戰爭和動亂遺留下來的問題,貪腐是造成柬埔寨貧困的另一個原因。

根本國際透明組織調查,柬埔寨七成以上的人民,每年至少被官員索賄一次。

子民的辛酸,歸咎於政府的無能。



柬埔寨有一大半的人民,住在高腳屋內,過著沒水沒電的日子

雖然遠離了戰爭、暴力與死亡,卻又落入貧窮與腐敗當中。

他們的國家沒有力量重建,國內一半以上的預算,都來自國際援助。

光是來自中國的援助就高達52.76億美元,其中有12.21億美元是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



由中國援建的柬埔寨3號公路

別說道路、醫院這樣的大型設施,就連鄉下的水井,都是靠別國捐建。

貧窮和落後,讓柬埔寨成為東南亞國民平均壽命最短的國家。

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56歲。

柬埔寨人的日子過得彷徨而不安。

他們甚至寧願選擇美金來標價與交易,也不願意使用自己政府發行的柬幣。

他們害怕,一旦發生動亂,柬幣會馬上變成棄紙。



柬埔寨絕代風華的吳哥窟石壁上,掛著全盛時期國王者耶跋摩七世的神秘笑容。

這是聞名於世的“高棉的微笑”。



然而,在歷經戰火蹂躪和貧窮摧殘的千年之後,國王的微笑依舊,柬埔寨的盛世早已不在。

歲月和現實,留給了柬埔寨人的是一道道永難癒合的傷痕。

只不過,在這座偉大的古文明廢墟里,柬埔寨人並沒有向生活妥協:

地雷受害者,身殘志不殘,他們三五人組成樂團,用健全的雙手在吳哥窟景點靠演奏器樂餬口;



柬埔寨的孩子,為了賣出一個紀念品,極力學習樂器、語言,甚至為了迎合最大的客戶中國人,去學中國流行歌曲;



為遊客表演《學貓叫》的柬埔寨女童麗莎

視頻中這個叫Salik的小男孩,腳上無鞋可穿,卻懂得在唱完歌后禮貌地道聲“謝謝”,他的願望是長大後能到北京上大學。



生活沒有低微,只有從容。

即便生活上演的是一幕幕悲歌,他們也仍有夢想,仍積極向上地生活。

柬埔寨人用滲入骨子裡的“吳哥王朝”血液,去努力觸碰現世的繁華。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能延續吳哥窟石壁上的“高棉的微笑”,站在世人面前繼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