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璣珠,二十年前出自柳州的一篇曠世石文——《奇石賦》

《奇石賦》出自柳州已故賞石前輩陳羅之筆,

全文除以“石”開篇外,

再無一“石”字,

卻句句落於石上。

值柳州第十屆奇石節即將開展之際,

溫故知新,

石界同好凝聚心血,共續賞石文脈華章。



奇 石 賦


石之奇者,墳典多載。

為土之精,為松之怪。

女媧煉之補天,精衛銜而填海。

禹妻啟母,誕子而化。

日精月華,孕猴而開。

天孫用以支機,秦皇鞭之入海。

正八音以為磬,發雙娥而作黛。

屈子懷之沉江,留侯死而並埋。

聽經點頭,魯而不呆。

昆吾採煉,鑄劍英材。

卞和成抱璞之悲,相如有完璧之慨。

為榻也,療宋武之熱疾;

作砭也,正氣血之既衰。

魯子明愛之成癖,米元章見而下拜。

東坡清供,粲然因其煥彩;

曹侯作記,淚盡非為無才。


成仁取義,預識陰陽。

堅不可奪,熱血滿腔。

點則成金,煮可為糧。

屬玉者,子曰八德兼備;

化圭焉,禮載六端呈祥。

立之化為貞婦,吞之可成文章。

雨成飛燕,叱化白羊。

琢佛琢像,龍門雲岡;

刻經刻論,雲居敦煌。

聚而散之,築室鋪衢於百代;

與天俱來,鑽燧取火於洪荒。

無怨無艾,暴寒酷暑;

不卑不亢,百劫滄桑。

始其渺渺,終亦茫茫。

師者友者,談者贊者,不出其右;

寫之畫之,記之錄之,無與匹儔。

立傳作譜,痴人可以說夢;

品而賞之,君子竟作好逑。

尋山覓水,冤家只盼路窄;

千川萬壑,漱之何須枕流?

俗夫之玩,合當令其喪志;

君子之雅,識性應可無憂。

(1993年1月於柳州 陳羅)



祭陳師

福壽康寧,固人所同欲,易簧作古,亦人所不及。雖智者能調,達人方可自玉,然採新之憂,久淤競成壅積。自乙酉歲初,師自言偶感微恙,卻實已厥疾難瘳,漸入膏肓。青囊雖暖,奈無華佗出蛇之神功,丹灶煙浮,非具伯宗徙柳之妙術。雖湯藥盡心,針砭竭力,終因贏體沉痾,回天乏術,陳師於丙戌年(2006年)正月十三申時,仙逝西歸,終年六十有二。

陳師文望尊隆,錦心繡口,秉性骨鯁,嫉惡若仇。其博覽群書,明鏡不疲,淡泊名利,寡慾清心,其染翰操觚,長蛇生馬之文,如老藤硬弩,泣鬼驚神。所作之詩詞賦聯,可謂咳珠唾玉,嚼華咀英,尤以其前、後《奇石賦》,堪稱棠棣競秀,伯壎仲篪,全賦以細針密縷,正喻反申,取典用弘,雙關妙喻之詞句,將我中華數千年石文化之發端源流,人文典故,去粗取精,薈萃成篇。讀時抑揚頓挫金石朗朗,悟乃黃鐘大呂,發瞽披聾。在諷一勸百里,可見防微杜漸,於寒蟬仗馬中,盡顯玉潤金聲,可謂片箋片玉,一字一縑,其廣徵博引,發微鉤沉,縱橫開合,茹佔含今之巧,令石界頓生曄然,一時竟尚佳章,洛陽紙貴。譽其為引商刻羽,白雪陽春……

嗚呼!今陳師撒手西歸,因太歲候之在戍,吾複誦再讀賦文,傷感倍增,乃師之餘訓繞耳,手澤未泯也!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聆而師安在?嘆今椎牛而祭,悔莫雞豚當年,望上天俄垂玉櫬,地府再現漆燈,以不負我等執經問義,惠沾時雨之願。

今仰德馨而酹之以酒,瞻愛愨而殉之以靈,悲切切礿禘於窀穸,淚悽悽嘗烝於夜臺矣!

弟子:東門昔我 泣

2006年▪丙戌 孟春

10月16日將刊發陳羅先生的《後奇石賦》,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