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足球也需要溫柔,瀟灑哥貝爾巴托夫

​貝爾巴托夫可能在以“團隊”為主題的球隊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但他在那些崇尚個人主義的球隊中,總是能夠綻放出自己耀眼的光芒。或許貝爾巴托夫有些傲慢,或者是懶惰,但他總是能夠為球迷們奉獻上極具吸引力的足球——犀利的傳球,精彩的破門,這才是我們應該記住的貝爾巴托夫,那個看似懶散的貝爾巴托夫,並不是我們應該記憶的。thesefootballtimes.co作者Euan Rice-Coates就為我們講述了貝爾巴托夫的故事。

在貝爾巴托夫準備跑動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現場就如同上演了《盜夢空間》一般。球員們雖然看起來在衝刺,但速度卻如同行走,他們的臉型扭曲,每一滴汗珠在陽光下都閃閃發光。看臺上的球迷們所發出的聲音也變得遲緩,此時球員們再如何努力都似乎變得無關緊要。在這個無限的夢境中,只有足球才是最重要的。

此時的貝爾巴托夫,正仔細地觀察著場上每一個變化,他行走在行動“遲緩”的人群中,甚至是散發出了強烈的君王之氣。似乎整場比賽的情況在比賽之前就已經全盤浮現在了他的腦海之中,甚至他還沒有觸球,他就已經看穿了一切,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接到球的那一刻,似乎就是開啟了屬於貝爾巴托夫的時刻,人們開始咆哮,不斷有對手飛鏟過來,而世界也再一次開始飛速運轉起來。

貝爾巴托夫這樣的技能對於他而言,是一種禮物,但也是一種詛咒。貝爾巴托夫在場上如同散步一般的表現使得很多人為他貼上了“懶惰”的表現,而且因此不少人都忽略了他的能力。

說起來,像貝爾巴托夫這樣的球員,不可避免地在接受讚美之時,要接受如潮湧的批評。喜愛貝爾巴托夫的球迷會竭力去吹捧這名球員,認為“他所演繹的華麗足球無人可以複製”,但另一個極端的球迷,他們會認為這名保加利亞前鋒在比賽中過於懶散,根本無法讓人提起興趣。或許他有上佳的能力,但他同樣可以在90分鐘的時間內消失得無隱無蹤。在球場上昂首闊步的他,或許完全沉浸在他所扮演的文森-柯里昂(《教父》三部曲中的角色,安迪-加西亞所飾演)這一角色之中吧。

17歲之時,貝爾巴托夫加盟保加利亞足壇巨頭索菲亞中央陸軍。儘管在索菲亞中央陸軍,貝爾巴托夫有著上佳的表現,能夠不斷為球隊取得進球,但遭遇在一場對陣索菲亞里夫斯基(Levski Sofia)的失利之後,他突然就被球迷們所冷落。對於球迷們的心煩意亂,貝爾巴托夫尚且能夠理解,但伴隨他成長的球隊也對他指指點點,他確實有點兒接受不了。按照貝爾巴托夫母親所說,“那也許是他職業生涯最糟糕的時刻”。

​​​

同時就在這一時期,還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這並非是好萊塢電影——年輕的貝爾巴托夫被保加利亞黑手黨所綁架,而幕後指使者正是普羅夫迪夫火車頭(保加利亞球隊)的老闆。至於他們綁架貝爾巴托夫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這名年輕的保加利亞前鋒能夠加盟普羅夫迪夫火車頭。儘管貝爾巴托夫的父親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但這件事還是給貝爾巴托夫造成了不小的印象——雖然自己還處於職業生涯的早期,但他已經到了要離開的時候。

帶著一顆沉重的心,貝爾巴托夫離開了自己心愛的祖國。憑藉自己在索菲亞中央陸軍出色的表現,貝爾巴托夫很快就接到了來自於勒沃庫森的電話,而事後證明,藥廠確實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貝爾巴托夫很快就在歐洲大舞臺上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采,這其中還包括2002年對陣皇家馬德里的歐冠決賽。而全世界的主教練們,都為貝爾巴托夫的魔法所傾倒。

儘管利物浦對貝爾巴托夫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在2006年夏天,貝爾巴托夫還是去到了白鹿巷球場,並且他在這裡和羅比-基恩組成了熱刺強力的進攻組合,兩個賽季的時間裡,他們聯手為球隊攻入了46粒進球。貝爾巴托夫在白鹿巷球場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球迷們也充分感受到了這位保加利亞前鋒的親和力,並且所有人都著迷於他的技巧。

沉寂太久的熱刺,突然迎來了一位球風如此優雅,技術如此純粹的天才球員,貝爾巴托夫被視為熱刺球迷的心頭愛其實一點兒都不奇怪。很多球迷都有這樣的疑問——他能夠帶領熱刺殺入歐冠聯賽嗎?誠然貝爾巴托夫沒有能夠完全實現球迷們的願望,但這並不妨礙球迷們對於他的愛。

效力熱刺的貝爾巴托夫,讓我們看到了純粹的足球,他擁有極具吸引力的球風,並且看他的表演,我們總能夠滿懷希望——這就是貝爾巴托夫所帶來的影響力,而他在2008年夏天前往曼聯,熱刺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能夠填補貝爾巴托夫留下的空缺。

雖然說貝爾巴托夫的離開讓熱刺緩不過勁來,但對於巴爾巴托夫而言,他的前途只會是更加的光明。弗格森一直都很欣賞貝爾巴托夫,最終他以3000萬英鎊的價格將保加利亞人從白鹿巷帶回了夢劇場。正如弗格森在自傳中解釋自己為何會高價簽下貝爾巴托夫那樣:“他展示出了坎通納或者泰迪謝林漢姆身上的特質,他速度不快,但他一抬頭就能夠送出極具創造性的傳球。”

​​​
不過也正是因為貝爾巴托夫這種獨特的比賽風格,最終使得他在曼聯沒有了自己的位置。2011年的曼聯在歐冠決賽中輸給了巴塞羅那,而自那之後弗格森開始強調一種更快的比賽風格,這使得速度並不快的貝爾巴托夫變得愈發顯得“多餘”。在貝爾巴托夫看來,當時的曼聯就是“沒有時間去展現充滿智慧的足球,沒有時間去想怎麼配合,怎麼送出犀利的傳球”。

同時,弗格森也曾表示:“貝爾巴托夫並非是那種反應敏捷的球員。”在弗格森看來,貝爾巴托夫並不適合調整之後曼聯那種高強度的戰術體系。

關注貝爾巴托夫的比賽風格,但這似乎忽略了保加利亞的進球能力。在曼聯7-1大勝布萊克本的比賽中,貝爾巴托夫攻入了曼聯在這場比賽中的第三粒進球:從己方禁區得球,貝爾巴托夫幾乎是拼接一己之力幫助球隊發動了快速反擊,而在殺入對方禁區之後,貝爾巴托夫用一記精彩的射門結束了自己的表演。從這粒進球中我們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貝爾巴托夫的魅力,全攻全守戰術這一刻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儘管說貝爾巴托夫在曼聯有過高光的表現,但他仍舊不是那個能夠特立獨行的人。按照弗格森的說法,只有傳奇才能夠堅持自己的風格。這也就是為啥坎通納能夠成為球隊的傳說,而貝爾巴托夫,他縱有一身才華,他和曼聯之間也都是“不算完美”。

​儘管貝爾巴托夫在曼聯並不是最出眾的那一個,但他仍舊是在4個賽季的時間裡為球隊攻入了57粒進球,並且還在2010/2011賽季和特維斯一起成為了英超最佳射手。

在經歷了夢劇場的迷茫之後,貝爾巴托夫成為了富勒姆的一員。儘管那個時候尤文圖斯和佛羅倫薩都希望能夠簽下這位保加利亞人,但最終他還是成為了馬丁-約爾麾下的一員。

馬丁-約爾曾盛讚這位保加利亞前鋒,他認為貝爾巴托夫的“一切都像是憑空變出來的,似乎一切都會死在他的腳下”。足球在他的腳下,將會有無數種變換,一切都源於他的意志。事實上,貝爾巴托夫在控球方面的造詣真的讓人驚訝,並且他的創造力遠不止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比他的進球更加重要。

在效力了富勒姆兩個賽季之後,貝爾巴托夫又曾短暫效力於摩納哥和薩洛尼卡PAOK。如今的貝爾巴托夫則是在印度超級聯賽繼續自己的征程——他在喀拉拉邦爆破(Kerala Blasters)和自己前曼聯、富勒姆教練穆倫斯汀相聚(Rene Meulensteen)。如今已經36歲的貝爾巴托夫,可能在喀拉拉邦爆破的這個賽季就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個賽季了。

貝爾巴托夫曾說過:“你必須溫柔地對待足球,就像紳士對待女人一樣。”

請記住這個保加利亞人,他應該被記住。

來源:thesefootballtimes
足壇人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