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西瓜,它卻要「挨打」出名,秋季收成,做的零食過年必備

西瓜在夏季時是我們很愛吃的水果,因為水分很充足,吃起來特別的爽。現在因為技術發達,在西瓜不常見的其他季節我我們也能吃到了,但是每次看到西瓜果肉裡面的籽,還是忍不住想這個西瓜籽的用處,會是我們經常吃的黑瓜子嗎? 其實你想的不全對,也不全錯,黑瓜子的確不是平常我們常吃的西瓜,它是屬於一種另類的西瓜,下面一起來看看。


以前還天真的以為這些我們當小零食的瓜子是回收我們吃西瓜時剩下的,心裡還有點陰影。後來看多了書才知道,西瓜籽的產出並不在我們常看到的西瓜裡,而是它的一個分支,這個分支品種在南方還是很少見,北方就多的很了。


捱打的“西瓜”

西瓜的收穫季節在夏季,但這種西瓜卻不同,在深秋收成。它叫打瓜,不是我們傳統食用的那種西瓜,它是西瓜的一個變種,瓜瓤分紅、黃、白三色,味道甜美。那為何叫打瓜而不一樣叫西瓜呢?那是因為它的果肉不是重點,人們更注重它內部的瓜籽。人們為了取出裡面的瓜籽,慣於用頭打開,所以就有了“打瓜”稱號。在北方很多種瓜的地方,都能看到這個瓜,但是不太瞭解這個瓜的人看到就會覺得非常可惜,因為瓜地看起來都像是枯死的果實。但是果農們就很喜歡看到這樣的場景,因為這樣代表著瓜已經成熟了,正等著捱打呢!那為何要捱打呢?所謂的成熟其實是缺水,等缺水以後就可以用專門的機器進行拍打,當把瓜打碎之後,我們就能看到個大飽滿的瓜籽了,而且還能被果皮分離,非常的方便。瓜籽取出以後經過烤制後便是我們經常食用的黑瓜子了。


打瓜的果肉是否能吃

打瓜主要用來做黑瓜子,但其實它的果肉也是可以吃的。它所蘊含的水分並不少,而且這個品種的瓜非常的清脆,只要用點力拍打,就能把瓜剝開。這種瓜的瓜瓤大部分是白色的,看起來像是無色無味,但是其本身的口感還是很棒的。吃起來還有一點涼涼的,甜度也剛好,更適合那些不太能吃甜的人。在西部地區,人們取出打瓜的瓜籽以後,會存放在地窖裡,等到冬天時又是一種很好的待客美食了。


黑瓜子的炒制

黑瓜子是否好吃,關鍵全在火候,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三大訣竅。第一是要看,瓜子下鍋以後要不停地、均勻炒動,直至瓜子呈現出飽滿光滑的狀態。第二是要聽,要聽到瓜子在鍋裡“砰、砰”炸響時。第三是要聞,要聞到瓜子在炒制時飄出的香味。當這三種狀態都達到的時候,此時我們加入適量的水和鹽,煮到水乾以後便能成功了。


黑瓜子的好處

黑瓜子作為零食,當然是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可以說是老少咸宜、過年必備。那麼它的食用價值你又知道嗎?黑瓜子除了口味上的魅力,它的營養價值也是很大的。黑瓜子富含各種維生素、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皂苷等等營養成分,適量食用有養顏潤膚、降低血壓、健胃潤腸、清潔肺部的作用。而且進行加工之後,味道口感也是不錯,在閒餘的時候,可以和人吃吃嘮嘮嗑,放鬆又愜意。所以作為我們主要瓜籽來源的打瓜,不僅能滿足我們對美食的需要,同時也能推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有價值的一種食品了。但要提醒的是,瓜子最好吃原味的黑瓜子,避免有過多的調味料,以免造成對身體的傷害。並且黑瓜子不宜多吃,要適量地吃,否則容易損害人的嘴唇、牙齒、口腔和腸胃等等。


不得不感嘆,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很神奇的,同樣是西瓜的種類,兩個能給我們帶來的卻是不同的體驗。不過我認為現在的技術越來越好,我們能嘗試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雖然也有一定原因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對美食都不可抗拒,可最終還是離不開我們的努力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