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領導在一起無關勝負

和領導在一起無關勝負

作為一個員工,認真工作就是你踏實的一個表現,當然,我們也總是會有想要和領導一比高下的想法,想要讓自己在工作中與領導分出勝負。作為員工,與領導之間的競爭心理也是存在的。這種競爭心理似乎在職場司空見慣,不少人會質疑自己,為什麼總會有這種奇怪的想法,但是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十個員工中,有八個都有想要超過領導的想法,這種想法關乎尊嚴以及能力,但是,不見得勝利就是你的最終職責。

在工作中,員工會給領導提出建議,想點子,擬定方案,做好參謀的工作。但是,領導在決策時是否採納你的意見,那是領導的權力。你要明白自己只有建議權,而沒有強求領導必須採納的權力。即使你認為自己的建議是正確合理的,而且比領導的想法要好一百倍,你也要等待領導的決斷,就算領導的決定是不正確的,也必須遵守組織原則,按領導意圖辦事,而不能與之對抗。

如果你想表現自己的能力,你一定不要秉承贏過領導的想法去辦事。

員工與領導的關係緊密,領導在做出決策時會或多或少的受員工觀點的影響,員工在向領導彙報情況時或領導人要求員工講述自己的看法時,你不能表示出自己的勝負欲,要做到公正、客觀、超脫,讓領導知道你的決策中不夾雜其他感情。特別是涉及到人事問題,絕不可藉助工作之便挾私向領導人說其他人的壞話,也不可向其他員工講有損領導名聲的事,但是過多地美言也是不應該的,要做到不徇私情。

與領導在一起,要虛心接受領導的批評與教誨,對於領導,應該正視批評與獎勵,理所當然地要虛心接受;不能覺得領導處處不如自己,而對於那些批評不屑一顧。領導通常不會隨意找別人的麻煩,除非你讓領導感到嫉妒,或者覺得你對他來說有威脅。但你要知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你將自己的優勢都暴露在領導面前,領導就會覺得你是個華而不實的人,你的做法也正是在向領導挑釁。

員工在職場往往具有雙重的身份,尤其實在領導近身工作的員工一定要保持謙虛的態度。一個合格的員工一般都是老老實實工作,很守本份,對上尊重,對下謙虛。也有個別員工自以為地位重要,對同事口大氣粗、盛氣凌人,使人反感。有的人,性格急躁,自以為正確,總喜歡去和領導爭論,有時會同領導人頂撞、爭吵起來。在職場,你要記住,領導的決斷,對錯都是由他自己來買單,因此好的性格也是處好關係的因素,性格、脾氣多半也能納入品德修養的範圍。

如果員工自恃有才華,認為才能是一切的基點,而不注意職業品德修養,這也是搞不好與領導之間關係的。三國時,禰衡很有才能,很會寫文章,可謂是才華橫溢,但他性格怪僻、傲慢無羈。總認為自己處處都是最好的,別人比不上自己。他見曹操,嫌禮遇不厚便把曹操大罵一頓;轉到劉表那裡,又多次因為禮遇問題而冒犯劉表;再到江夏太守黃祖處當職,黃祖重用他,很佩服他的文采,但終究還是在下棋時被禰衡大罵了一通,導致了不可收拾的後果。

因為禰衡自命清高,認為領導級別的人物都不如自己有智慧,所以,總喜歡去和人爭辯。

【巧妙說話金點子】

在職場中,我們應該盡情去享受無關勝負的職場生活,要掌握平等的道理:

1.所取得的成績,必須得讓別人知道,特別是上司知道,而不能做無名英雄,如果別人都不知道,你幹了多少都是白搭,並不能作為晉升的砝碼。

2.所取得的成績只要別人知道也就行了,並不需要大肆宣揚,甚至吹噓,那樣只能引起別人的反感。

3.在取得成績後更要團結好周圍的同事,搞好周圍的關係,"槍打出頭鳥"這句話由來已久,如果有點成績就鶴立雞群了,那麼就到群起而攻之的時候也就不遠了。要知道眾怒是犯不起的。

4.不要認為自己是人才,領導處處輸給自己,如果你真的贏了,那麼,被領導的人,應該是他。

在實行市場經濟的今天,各行各業都需要能幹實事的人。因為這些人不僅能給大家帶來利益,還是上司所需要的左膀右臂,所以這樣的人才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